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想法
Day500:读《阅读照亮教育》(二)

Day500:读《阅读照亮教育》(二)

作者: 美人爱茶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10:58 被阅读0次

【今日读书】

书名:《阅读照亮教育》第21-42页

作者:谢云

版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用时】30分钟

【读书有得】

1.我们对犯错误的孩子,总是很容易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以为非如此不能让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而李叔同先生的“和颜悦色、低声下气”却能使学生自觉地严肃起来,这既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教师可贵的教育情怀所致。

2.在沈丽新师的文字里,多次读到“随顺”二字。我的理解,就是“随和,顺从”。对于那些让人着急、头疼的孩子,她总是报以“宽厚的容忍与耐心的等待”,甚至一味地“迁就”。她总是提醒自己:“在面对学生显而易见的疏忽、错误、过失之时,不要过于渲染自己的理直气壮。”她甚至不愿说“爱”,而只是说,“对孩子多一点怜惜与同情。”

3.孩子的成长,很多人说像“守候花开”,我觉得更像“守望树成”。因为孩子更像一棵树,有自己的根系和枝节。树的生长与发育是缓慢而优雅的。

4.如果说,教育就是发展人,成全人,怎样才是最好的发展和成全?随顺——依随天性,顺从规律。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和局限,教育人也是如此。就像再高明的医生,也不敢夸口包治百病,再神奇的药方,也不可能屡试不爽,放之四海而皆准。现代医学已足够发达,但对很多疑难杂症,依然束手无策。这既是说医学的局限,也是指从医的艰难——面对人类所处的复杂困境,必须承认,总有些病是没法治的,总有些人是没法救的。

6.基于对自身边界和局限的认识,我更愿意把教育理解为,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陪伴,彼此成全”——教师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也许并不在他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或让学生习得的能力,而在于他曾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尊重和宽容,陪伴学生所走过的岁月,所经历的旅程,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

7.萧伯纳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更美好。”我也有这样的“希望”,无论对庞大的世界,还是效力的教育。

【今日感悟】

1.读写第500天!出发的时候,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我对他们许下一个承诺——坚持读书打卡1000天。当初,或许并没有认真想过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只是读写。在忙碌的日常里,偶尔暂停,总是坚持,停停走走。没想到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更好的风景,遇到了更优秀的伙伴。自己也变得更理性、从容、豁达。这,算不算我和学生的彼此成全呢?

2.学生时代,遇到能温暖自己、点燃自己的老师,那一定是此生最大的幸事。努力,去做这样的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500:读《阅读照亮教育》(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kj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