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财务自由,题目是《财务自由,一千万就够了?》,他说“如果一个人可着劲儿花,需要多少钱?”
结论是:“真没数,但是真没必要;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绝大多数人的脖子没那种负重能力。”
如果有人问,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得到的答案基本是,有足够多的钱,先享受一番。有社会责任感的可能会说捐掉一部分,然后去追求梦想,寻找人生的意义。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我要是中了彩票就都好了”的想法。但是,绝大多数人的脖子没那种负重能力。理想的生活,不是钱越多越好,不然有钱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可惜事实并不是这样。
虽然每个月一睁眼就是各类账单,恨不得中彩票摆平一切。但是如果不明白努力工作的意义,不去定义自己心中的财务自由,那么赚再多也觉得不够,是不会轻松和享受的。不难看到有钱人的日子鸡飞狗跳,反倒是不少小富即安的家庭,过得更和睦更知足。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会赚钱的妈妈》中说理解的“财务自由”,给我很大启发,也从心智上离财务自由更近了一步。
作者克里斯蒂尔·潘恩(Crystal Paine)既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也是演说家、连续创业者。
对她来说,财务自由,首先由很多“不是”组成:不是女强人的特权,不是拼命工作、不是不顾健康不顾家人,不是开大公司、不是赚很多钱。
那财务自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呢?对她来说,财富积累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影响别人,她说:
“了解赚钱的基础是一件好事,这很聪明。通过建立财务自由的基础来投资你的现在和将来,这很明智。但是如果你研究、分析、聚集想法、收集信息、执行策略、打造产品,或磨练技能,却缺少一个能影响他人的愿景,这一切也就失去价值了。你的努力缺少意义。于是你的精神时而痉挛,感觉空虚,就好像失去了什么。”
你手边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每天的目标是清空“待办清单”,近期梦想是买个奢饰品犒劳自己,还想出去旅游放松。这都没有问题。然而,还是越来越多的人迷失在忙碌中,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忙碌没有主心骨,因此很容易失去意义感。
正如冯唐在那篇文章里说的,“财务自由在极大程度上其实和财务无关,还是和一个人的心智洞明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
那么,心智洞明的人是如何思考的呢?个人的生活质量固然重要,而关注社会福祉,就像爬山,或许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助人不分多少,那如果把尽我所能地帮助别人列为赚钱的最高目标,这样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创造的价值会不会让普通人超越普通?
有100万的时候捐赠100元,和有200块的时候捐赠100元,相比之下,把自己一半财产用做善行的人更让人钦佩。《会赚钱的妈妈》里讲的,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给人不难,而真正的乐于助人有时候是需要牺牲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可能是牺牲时间、精力、资源。
虽然有牺牲,但是我相信,大部分时候,这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果再选一次,我们还是愿意这么做,甚至想要付出得更多。
古语说,天助自助者,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天助助人者。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出生在南非的丽莎通过博客筹款,改变一个有着150个成年人和250孤儿的村庄。她博客的粉丝来自不同国家,也并不算多,但是她的激情和行动力,让人们都自发地来帮她推广,最终村庄里有了蔬菜园、运动场和干净的水源。在筹款开始之前,谁也不知道成果会如此美妙!
天助助人者,老天的回馈不单单指创造更多价值,还包括给人超越自己的机会,和巨大的成就感。在小爱和大爱之间,总是选择大爱的人得到更多,而他们得到更多的原因不是他们期待的多,恰恰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多于期待。
“生活归根结底不是流量,不是令人惊叹的营销技术,也不是所得的收入。生活是带来影响----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影响。 ”
定义自己心中的财务自由,找到努力赚钱的意义,为了创造更多价值、为了影响别人、为了大爱而创造财富。
这么理解财务自由,才能离它更进一步。
文|Helen 图| unsplash
你如何理解财务自由?欢迎留言分享~
◆◇◆◇◆◇◆
好书推荐
公众号:Helen小姐的精神世界。
陪你看书看剧看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4890897/d513dd1d66f4c35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