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得到了反馈”——兰迪波什
正在学习的阶段的学生,如果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样会便成强有力的激励,他还会继续用功学习;正在减肥的人,每天都锻炼和吃草,如果每天早上量体重都有下降,那么他也会继续信心满满。
有的事情很快就能获得反馈,比如玩游戏、刷抖音总是能让人忘了时间。那是因为为了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背后的工作人员们会花很多时间去设计游戏的奖励规则、按照用户的兴趣去推送视频等等。
这种即时的反馈会很容易让人上瘾,只要稍微一努力,就能获得反馈得到奖励。《上瘾》一书中提到了上瘾模型: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让用户投入。我们可以看出轻微的投入就能获得奖励,能让人上瘾,这是一种很强的反馈机制。
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不是马上就会有正向的反馈的,比如学习、阅读、健身。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利用这种反馈机制来达到让自己对一些想做的事情“上瘾”的可能呢?
下面我们拿坚持写作来举例子,看一下如何根据上瘾模型,设置反馈机制。
1.触发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每天写作,那么因为有时候我们很可能就忘记当天的写作任务了。这样我们需要想办法在身边触手可及的位置上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任务,达到触发行动的目的。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日历用来打卡,或者设置闹铃、醒目的纸条提示等等。只要是身边的位置,都要提醒自己去完成今天的计划。
2.行动的投入
“沉默成本”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词。我们很容易对那些自己如果放弃,但是却收不回时间和注意力成本的事情产生不想舍弃的情感。那么反推一下,如果我不想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么就需要我去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增加之间事情的形式感,比如在一些平台上面开始更新,一天一篇,有节奏有规律的更新,这样的效果会比存在自己的word文档里面给人更大的形式感,因为坚持更新本来就是一件很让人佩服的事情。如果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寻找写作素材并且写作更新,带来的成就感是巨大的,这也会是一个很强的心理反馈。
未完待续,明日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