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也就是指人们一种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认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如果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生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而只要你按照自己活的方式去想,把自己的状态合理化,这就是最坏的心智模式。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排斥了自己发生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如何摆脱自己的这种心智模式,让自己实现不断的发展?也就是多学习、多试探、多创造,这几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对外部世界开放,就意味着对现在自己的否定。
我很喜欢瑞•达里欧在《原则》一书中的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一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多么犀利的一句话,我们都想学到新东西,可是这样会伴随证明自己原来是一个蠢货的代价,绝大多数人很难接受。确实,当自己读的书越来越多,知道的越多,不明白的也就更多,就像滚雪球一样,困惑越滚越大。当我兴奋愉悦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发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比如说我只是想弄明白工业4.0是什么意思,当我知道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后,随之而来更多的问题,什么是智能?智能体现在哪些方面?现在我国的工业制造处于什么阶段?我们该怎样实现中国制造2025?哪些企业适合工业4.0转型,哪些企业不适合工业4.0?怎样将现有的人工智能很好的和工业联系起来创造智能工厂?随之而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总之知识是学不完的,问题无穷尽也,我们只能在不断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享受着自我提高带来的满足。
其实打破这种固有的心智模式是有方法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人类进化以来,社会给了我们很多在物种进化过程中不断累积的本能,我们优化了自己生存的基因,同时也形成了我们的心智模式。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反的是什么?反的就是进化给我们设定的预装程序,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过时本能,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下面我来介绍我总结的两条方法。
打破认知本能:①标签化;②抽象化。
①标签化
在现在快节奏生活状态下,标签化成为认识,了解,记录对他人印象的一种不准确但有效的方法。像某某某是直男癌,某某某性格内向,某某某非常邋遢,某某某做事认真负责……这些都是用贴标签的方式去了解一个人。但是对于自己最好不要用这种标签化认知自己,因为这样你会习惯地去躲避一些违背自我认知的事情,限制自己发展变化的可能性。
比如说“我是一个聪明的人”,一旦打上这个标签,这就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能做的就是避开那些可能让你显得不太聪明的事。比如学习一项新技能,做一些有挑战的事,对你成长有帮助的事,你全要躲。
又比如说“我是受欢迎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认知,躲避冲突的产生,你便会尽可能讨好所有人,失去自我。
那么怎么克服这个标签化的认知本能呢?方法就是让所有的语言尽可能回归事实。举个例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教育孩子该怎样夸才恰当呢?“孩子,你真聪明!”这样只会让孩子躲避让他显得自己不聪明的事情。“孩子,你很努力!”这样孩子就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聪明”是评价,“努力”则是事实。不论是教育孩子还是回归自己尽可能回到事实。
树林中的老虎②抽象化
抽象化的思维以前可能对我们生存有帮助。比如以前临近村子的树林里出现一只老虎,于是大家为了安全不再去树林,这里的“老虎”就被抽象成“整片树林”。
可是对于现在这种抽象化思维,很有可能会阻碍你突破自我认知。比如说,小张在创业公司工作不顺,被老板开除了。接下来的抽象思维就非常恐怖:①我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②我不适合在创业型公司工作;③我不适合在公司工作;④我不适合工作。哇,这样的推论,你只能去啃老了。
比如我自己,我的关于青春励志的一篇短文章投稿被拒。如果我用小张抽象化思维去思考:①我这篇文章写的不好;②我关于青春励志的文章写不好;③我短文章写不好;④我不适合写作。多么摧残人潜能的推论!
很多人都习惯用“一切”、“根本”、“全部”、“总是”这些全称肯定判断来描述事物,比如妻子抱怨丈夫“你总是只想着自己”,“你总是不回家”。这样的描述都是非常抽象的描述,很难引导对方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
那么怎么做呢?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与进化出来的基因本能搏斗,将抽象化为具体。妻子是不是可以试着这样说呢?“这个星期你有三次没有回家了,我们要好好谈谈。”“我昨天生病了,你问都不问,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解释。”具体提出问题,提出需求,解决问题也就更加高效,有针对性,这样吵架,我相信怎么都吵不起来吧!
过度抽象的现象发生在很多情境中,“我的性格内向怎么办?”“公司如何提升品牌形象?”“我们如何做创新?”“我该怎么制定自己的十年计划?”这些都是大而空,空而泛的陈词,这种将自己具体的行为抽象为个人的定位,难以让人找到切入口。
突然想起我在知乎问问题,我观察自己的问题,抽象的很少人回答,而越是具体,人们就越容易找到问题切入点,给我参考意见。比如我的一个问题,关于土司的夹子为什么是这种塑料的,而不是拉链式可随时拆封的?这个问题很快有人就给我解答。而我询问关于公司的内部结构,就没有人给我回答,后来我反思后,发现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个太抽象的问题。
心理学家陈海贤,在接诊病人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反诘,一步一步找出问题背后真正的问题。
举个例子,病人说:“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有些紧张,我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就会对问题刨根问底,“遇到哪些人容易紧张,哪些不会?”“什么场合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会?”“在与人相处的哪些阶段容易紧张,哪些不会?”“最近在和谁交往,感觉怎么样?”“现在和我聊天会紧张吗?”将问题进行剖析,答案便会水落石出。
回归主题,怎样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去标签化,去抽象化。当别人用标签讨论事情的时候,我们谈事实。当别人用抽象的方法认知外界的时候,我们回归具体。
爱你,鸡蛋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