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作者: 乌梅27 | 来源:发表于2023-08-04 07:56 被阅读0次

D1:《自卑与超越》

一个人超越自我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在阿德勒看来,无论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一定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一定想超越自我。

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会想着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一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个体心理学的分析,是因为有两种人类最底层的情感在背后推动着我们:一种是自卑感,一种是优越感。我们一般认为,自卑感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条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才会感觉自卑。但阿德勒说,不是这样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阿德勒所说的自卑,其实是人对自身状态的一种不满,所以人人都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也就是说,在个体心理学里面,自卑感是一个基础概念。它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一种不好的心态,而是一个中性词。

除了自卑感以外,还有一种人人都有的心态,叫优越感。阿德勒说,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弥补这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这两种感情,其实是一体两面的。

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优越感,也就是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跟他个人的自卑感有关。

所以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就像是一个在背后提供推力的发动机,优越感就像是一个在前面牵引着你的火车头,这两种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动力,让你在提升自己的轨道上飞奔。

阿德勒在这里特别提醒你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自我超越当然好,但是千万不能跑脱轨了,不能因为太焦虑而跑错方向,进入自卑情结的误区。

什么叫自卑情结呢?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就是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不敢面对困难,那就只能把这个问题摆到一边,然后回过头来,从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找优越感。

如何改变呢?阿德勒说,环境因素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自己的经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还告诫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说是遗传或者经历在决定孩子的能力,不是的。

真正束缚一个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去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思想,通过个人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把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上之后,再通过树立目标,让自己的行为为目标服务,就能激发起自己的改变行为,实现自我超越。

一个人的意义,只能在跟别人的交往、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把你自己跟别人分割开来,那你的人生意义就等于零。

所以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别人和整个社会做贡献。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给整个人类社会做贡献。所以要实现人生的意义,就要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跟他人建立合作。不要过度关注自己,而是时时刻刻想着合作方的利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sv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