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皇太极边拉边打,一步一步,成功搬掉绊脚石,铺上垫脚石。
先是找借口成功搬掉二贝勒阿敏,大部分牛录分给阿敏的弟弟,自己的铁杆济尔哈朗,扶持济尔哈朗当了旗主,济尔哈朗自然更加感恩戴德,一小部分充实壮大自己的长子豪格,只给阿敏儿子们留了一点点,算是没有赶尽杀绝。跋扈了半世的阿敏虽然最终圈禁而死,也基本算是寿终正寝了,而且还有一点点家业留给子孙(阿敏子孙继承了一定数量牛录,儿子、孙子和后面子孙有爵位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不少子孙拥有入八分的贝子和公爵),比起后面的莽古尔泰兄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后面轮到莽古尔泰、德格类兄弟,先是找借口打压,然后莽古尔泰死了以后,被安了个谋反的大罪。可怜莽古尔泰兄弟两全家被一锅端,甚至从宗室中除名,可以说永世不得翻身了。莽古尔泰兄弟的正蓝旗牛录直接充公,改为黄旗,实际进了皇太极自己腰包,顺带充实豪格,豪格改为正蓝旗。
后面是阿济格三兄弟,老爹宠爱的我压,老爹不待见的我拉。阿济格年龄长、功劳大,但是不大听话,不好控制,找个借口拿下旗主位置,让原本靠边的多尔衮掌正白旗。皇太极宠儿子一般宠多尔衮,老爹在世的时候不宠你,现在老哥加倍宠你,多尔衮能不感恩戴德。当然后来多尔衮羽翼丰满后,欺负皇太极老婆孩子,那只能怪皇太极死的早,没人压得住多尔衮了。多铎不听话,但年纪小,先处处找茬让你不爽,这样成功离间了阿济格兄弟,分而治之,就是不然他们铁板一块!
甚至于自己的三大铁杆济尔哈朗、岳托、萨哈廉,那也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总之不给机会翘起尾巴来,萨哈廉死的早受的打压不多,岳托那是几上几下,都是鸡毛蒜皮小事,到死都没消停,亲王位置没能保住,不过好歹皇太极念及拥戴之功,牛录和财产让岳托家永世继承,一顶铁帽子算是拿到了。还有处于边缘,实力最弱的阿巴泰、杜度,一个随你到处发牢骚,一个夹着尾巴做人,反正对我都没啥威胁,所以都算安全。
这样的格局一直延续到皇太极去世,清初依靠军功拿到铁帽子的王爷,以及公爵已经基本到位。代善、岳托、萨哈廉三父子掌正红、镶红,占了三个铁帽子王爵;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后来犯事出局了)两兄弟掌正白、镶白,占了二个铁帽子王;济尔哈朗掌镶蓝,占了一个铁帽子王;豪格掌正蓝,占了一个铁帽子王;杜度和他弟弟尼堪继承了不多的牛录,占了二个铁帽子公爵;阿巴泰一家也是两个世袭罔替的公爵。
至于褚英儿子尼堪、代善儿子满达海、阿巴泰儿子博洛后来依靠多尔衮做到理政三亲王,那是多尔衮学皇太极,前朝得宠的一概打压,前朝不受重视的一概拉拢,而且正好他们年龄卡的好,父兄死的死,退的退,他们正巧赶上了,功劳毕竟不是自己的,小肩膀扛不起,后来结局都一般,尼堪战死沙场、满达海丢了铁帽子,博洛绝嗣断了香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