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约1000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一/
前两天,我刚刚过了二十岁生日。
我一直祈望自己会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以后改变,变得积极、向上,然后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惜生日过后,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改观,该浑浑噩噩,仍然浑浑噩噩,该熬的夜,也依旧一个不落。
但焦虑却比以前更多,特别是在家里"禁足"的这一个多月,更是让我变得焦躁易怒,很少能冷静下来想一些事情。
果然,二字开头的年纪好像与十几岁有着本质的区别。
也许,在十八岁的时候我懂得了责任,对未来保持了美好的期许;到了二十岁,其实就不剩下什么了。
/二/
与我而言,这次的生日没有带给我太多特殊的想法和感情,只是单纯感觉太恍惚了。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回忆是空的,甚至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是否真实度过了这段光阴,可能失败的人生就是这种感觉。
浑浑噩噩,直到某一个时间节点突然感觉不知所措。
迷茫吗?当然迷茫,这被提及了多少次而且贯穿始终的词汇令我厌恶,可我又有什么办法。
"没意思"成了我的口头禅,没什么目的,没什么方向,就是常态。
更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三/
困惑太多太多,有人说:"当你迷茫的时候,就去行动而不是原地思考,因为那样至少你不会感到空虚。"
于是在过去的时间,我也会学着别人的样子拼命往外跑,想摆脱这种迷茫带来的恐慌。
当我拼了命地去学我不喜欢的东西,背那些令我厌恶的单词,我最终还是妥协了,放弃了,我浪费了太多在我看来的宝贵时光。
我发现我们几乎都会为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而努力,就好像在街灯下寻找丢在公园里的钥匙,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
我也希望有称得上"热忱"的梦想,可惜看不到哪里有光。
那些别人眼中的光,应该就是由我们心中所向往的那种生活散发出来的吧。
/四/
常听人说,二十岁了,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可能是因为,人们通常会把二十岁作为"是否应该对未来有所规划"的分水岭,而在此之前,未来并不值得被提起。
但事实上,早做打算,至少打好基础,才能抓住机会。
我见过很多三四十岁还在说着"迷茫"的人,既然我还年轻,就没什么可怂的。
或许我真正应该做的,是把"思考"这件事放在"没意思"的行列里,然后开始提前接触自己的梦想,搞清楚梦想到底是件怎样的事情。
它不会在机遇来临的时候凭空出现,也不会再机遇过后随即消失。
它是在我们心底,一直在默念着的东西。
只要有人"提问",我们就能一字不落地回答出来,然后不遗余力地去实现。
一个有梦想的人,无论他遇见再多坎坷,都是清醒,且足够坚定的。
"还年轻,没什么好怂的。"
努力生活。
END.
作者:钱同学,一个有着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热爱写作,专注于个人成长,擅长使用反思式思维解决情感困惑,希望钱同学能够陪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