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对于我来说,就是待在一起很舒服,还能聊人生的人。很幸运,一路走来,总有几个朋友能够伴我左右。即使远在多年阴冷多雨的地中海城市,也能很幸运地遇到了F老师。
F老师是位大学老师,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但却有着一张“女孩儿”的脸。记得第一次见面,从厕所出来的我与她碰个正着:
“你好,你是XX吧。我是XX大学的FXX,这个学期我们就一起上课了,请多多关照。”后来,她几乎就不来上课了……
“嗨,你好。”嘴角微微上扬的我高冷飘过。
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却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这个刚过三十,还在单身的女人觉得高冷又略带文艺范的我是一个会思考生活的人,虽然没有经历过很多事情,但却能从别人的故事中感受生活,思考人生。她很愿意跟我聊人生,聊梦想,聊虽身经百战却一直寻觅不到的感情……就像我跟F老师说:“我就是一个追求物质的人,说白了我很虚伪。”一样,F老师在我面前也无比真实。
雨后大教堂下的冥想我现在很少看电影,尤其是渐渐明白生活是如何之后,但是来到这里半年多的时间,还是看了三部让自己略有启发的片子:一部是饱受争议的波兰电影《修女伊达》,另外两部是法国小众电影《海默尔》和《花容月貌》。后来才发现这三部片子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女主角们都是在通过身体接触的感官体验去对抗度过青春的迷茫。之所以感同身受,是因为自己也在青春的迷茫期,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也没有归属感,乱了阵脚,四处乱撞寻找人生的出口。
随着跟F老师交谈的深入,我发现她就是伊达,海默尔,伊莎贝尔。一直以来迟迟没有进入自己角色的她,开始了寻找自我之路。她是一个对生活和人生充满好奇的人,所以她从来不胆怯地去跟不同的人接触,想去体验,想去了解别人生活的状态,但是一路走来好像也没遇到知音一二。
都是来自北方的我们,经常相约去喝酒。一个雨后的夜晚,在酒馆一杯伏特加兑柠檬水之后,我们带着微微的醉意走过这个城市大教堂的广场。我抬头看着这雨后夜晚的大教堂,威严而庄重,耳机里那一直单曲循环的音乐开到最大,心中无比感慨……
这个城市的风很大,大到F老师站在街角很费力地才把烟点着,她把烟递给我,我努力捕捉我脑海里储存的关于女人抽烟的姿态。她眼睛一亮,惊奇地对我说:这么文艺的你,拿着烟还是蛮有感觉的嘛。那时的我们,无比的空虚、躁动与迷茫,不知路在何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