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书都是咬文嚼字,真正的把文字变成句子,自己在脑海里念给自己听,就比如现在你现在看到我写的这些话,其实我的内心在对话,你在和我本人对话。我说一句你分析一句。直到看了好读书而求甚解这本书以后,看了快一个月,直到今天早上才感受到了那恢宏的画卷。
那是一副在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的一副画,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是一种生命风景的绽放,那是可以让人内心感受到纯净的一副画面,这个画面怎么来的,我试着来说一说,论一论。
看书是要认真的看,这一个大点必须要论清楚,不要图时间快,看完了是看完了,真的学没学到东西还要拿出来检查检查,千万不要急着夸,读书需要认真的读,一本书不认真读也就过去了,下一本可以认真一点,但是如果要养成了看书马虎的习惯,那是要吃一辈子的亏的,这是定论,也是经过很多人论证过的一点,读书,必须要认真,认真不下来就去抄几遍,然后每天看,每天背,直到可以对文字产生敏感为止,要对文字有最基本的敬畏心,不能够放任自己养成马虎大意的习惯,必须要学会认真读书。
这是一回事,要知道认真读书和不认真的利害关系,只有知道了这一层关系以后才会正确的对待如何认真读书,就比如我告诉你开水不能碰,你肯定不行,你要我讲清楚为什么不能碰,完了还会试一试,直到自己感觉到不对之后才会相信,这是基本的好奇心,读书也是一样,认真读书,如何认真读书,怎样去认真读书,认真读书能给你带来什么感受,这些都要一一告诉你。才能够得到你的认可,才能在你内心埋下一颗种子。在你下次阅读的时候你会悄悄的想起我说的方法,然后让这个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可以让你感受到快乐的好习惯。这是习惯的养成过程。得说清楚,这是为了让你能够感受到自己处于哪一阶段,是相信阶段还是如何阶段,亦或者是感受阶段。这些自己心里都要有个数。
回到正题,读书,尤其是读好书,一定要随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副完整的画面,这个画面独属于自己,不被任何人看到,每个人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肯定是最符合个人心境的,当这一副画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悟,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美,原来以前自己看的文字都是如此的苍白浅显,你会懂得如何优雅婉转的体会那一点不可名状的美景,会让你眼中的世界升华出一种前所未见的魅力,让你神往,此乃悟,靠别人的文字自己去悟到,现在你看到我的文字都是在修,修在为,是为了什么,而当你得到了我感受的东西,拿这个眼光去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那就是你的了,那就是你悟到,你看到了,那是你生命里的风景。因你而美丽。
最后补充几句,这样的景色会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旦成像,景色边上的内容会被你牢牢记住,因为震撼了你的心灵,比死记硬背好太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