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倡读经典,本人不才,从小到大不会背多少唐诗宋词,究其原因,一是当初读了宋词之后,觉得大都是情感表达太多,有点无病呻吟,兴趣就逐渐淡了下去;二是内心里更喜欢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达直接的情感,语言习惯不同,含蓄委婉生字僻词什么的总觉得不如直接表达来得痛快。前话讲得有点多了,回到正题,但有些经典,真的并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过了那么些年,再带着阅历或感触去读时,就会自有它的精彩之处。这几年,就逐渐改变了对经典的看法,经典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它耐看、耐读、耐品,可以反复咀嚼。比如《道德经》,且不论被后人自行演绎和延伸了多少概念,就讲其中的一个有和无的关系吧,近期颇有感触。
最开始读它拗口的有无之描述,觉得莫名奇妙,什么车轮因为空才能用,什么陶器因为空才有价值,什么开窗建屋因为空才有用途。这是器之无的妙处。而我则想到另一个事,那就是心之无。
心之无的状态,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从容淡然,一种笑傲江湖,一种豁达坦然,这种比如修行的大师,比如构建完成世界观的哲学家,比如行将逝去的老人。自由主义人文精神的兴起,以及我们当下传统文化的流行,都是追求心之无状态的过程。但我今天不想谈情怀,我想说我们都在关注和追求当下精神世界的无,但往往习惯性地不在注意到达“无”的状态的实现过程。
我想,想要实现精神世界的构建,而面对世界的从容,不经历“大有”,是不能实现“大无”的,一切离开了阅历的经验和形而上,都只是转述别人的总结。张三丰创立太极拳,是因为练着练着,就忘记了招数,心中浑然一体,阴阳圆润的“大无”境界自然而生;释迦牟尼放弃王子身份,经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苦难,终得大成;南怀瑾精通儒释道,但还是能出世而入世,行走于空灵和世俗之间,方为大师。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所有的“大无”,是一种自然而成的结果,并不是目的。而这之前,不经历、不尝试、不改变、不勇敢的话,都不能牵强自欺,哪怕你很像“大无”。
讲这个事情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朋友聚餐,桌上一位女客,也算是个小文化人,据说博览群书,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勤习苦练,经历人生两次婚姻挫败后现在修成小果,看透红尘,桌上之间倒也真是温婉秀丽,对世界观之探讨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也许当天那桌都是高人,他们谈得兴起,我在边上也算是学习,自然酒就多了起来,最后,这位女客显了酒态,据说散场后躲在一角泣不成声,口诛笔伐,俨然变成一名愤青。这是假“无”,自认为看了多的书,好像明白了很多,其实只是增加了很多自己都不知道的伪装,条件一到,自然崩溃,要知道仅仅婚姻挫败,只是人生经历极小的一部分,有井底之蛙之嫌。
另外一个例子,在很多文章里,很喜欢引用一些成功人士是如何节俭之类的报道,比如扎克伯格一年到头穿一种同样的T裇,开着一辆本田FIT之类,然后感叹他们对物质的淡泊。其实,他们是经历对物质的“大有”之后,才会对物质的“大无”理念。试想一下,你对一个乞丐说:干嘛跑大城市里受气,不要这么辛苦啦,回家到农村,去把自己的那一亩地种好,在湖边盖个小房子,钓钓鱼,自给自足,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我们想要都要不到!我想,那个乞丐肯定盯着你不作声,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马云在一个视频里说:“钱我从来不用,钱对我来说根本没什么意义。”边上配的是主持人撒贝宁憨愣懵逼状(后来他在公开场合说,考个北大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其实马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应该是真诚得一塌糊涂的,钱这种东西,对他确实已经毫无意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看“霸道总裁扮路人遇佳人”或“特种兵穿越古代成帝王”这类主题影视片很爽的原因,总是带着自身已有的极度丰富去占领别人的欲望短缺。
所以,经历对一个人的幸福感养成,对人生自我的寻找,太重要。所有教你三观的书籍,都比不上让你勇敢去做一件自己想做但一直犹豫不决的事情来得让人感悟更深,和更多。而反过来,当你经历了一些事,再去阅读前人的智慧,那才是智由心生,慧自心来,体悟的那一刻如高潮般颤抖,醍醐灌顶,泪流满面。王阳明被迫害到贵州龙场,却悟道心法,顿悟并不是因为时间关系,而是因为前期的经历、挑战、痛苦,在那一刻身心交融。
建议所有的年轻人,不要辜负美好的年纪,不要为一时的慵懒而贪图固守,趁还有时间,还有犯错和改错的机会,去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建议所有为现状不满而挣扎的人,不要一边抱怨一边继续麻木,只要你不是垂死,就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去经历,去改变,只要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热情,一定会不留遗憾。因为我们当下是一个最合适寻找自己的时机:和平的社会,稳定的执政,变革的技术,创造的机会,多变的跨界。哪怕做一个极为普通的人,也要做一个自己愿意的人。
最后,要去实现“大有”,还有一个底限,那就是责任和道德。改变和勇敢不是让人去肆意妄为,转变和选择不是让人去伤害他人不负责任。
思者为苦,苦者为寻,寻者为变,变者为丰,丰者为定,定者为无,无者方为大智慧。
2017年11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