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师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今天去听了我执教班级另一位老师的一节课,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智力水平,而不同学生的状态在不同老师的课堂上却有很大的差异,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难道是跟老师是不是班主任有关、跟是否有奖励有关、跟执教水平有关?但学生在我课堂上也有也很活跃的时候啊,而当我真正严肃、认真起来的时候他们却完全不在状态了,这是这几天一直在困扰我的问题。
今天听完这节课发现了一个症结——学生活动,高老师一节课似乎都在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学生操作得时间很多,而她只是在学生出错的时候适时指导,而不是一味讲授知识性内容,在上一节课无精打采的学生在这节课上生龙活虎,是非常活跃的也是乐于学习的。回顾之前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我课堂上很活跃的时候,也是因为我使用了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课堂才“活”起来。
而当我一本正经地增加自己的讲授,牺牲他们的自主活动时,他们就对我的“霸权”课堂失去了兴趣,除了几个一直都很认真的学生外,其它的学生都各自神游往自己的“孤岛”上。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输者”“讲解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观察者”;由学生的“统领者”转变为学生的“守护者”,把课堂让位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我们只有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才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图片来自精致生活•物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