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星空散文
别具一格的同事会

别具一格的同事会

作者: 如小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9:58 被阅读6次
    别具一格的同事会

    正月初九,许多人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而我有幸应邀参加官垱剧团成立四十周年同事会,尽管天气阴沉,却丝毫不影响大家热切的心情。

    清晨七点,部分散住在荆门城区各处的一些老同事相约集合,然后分乘几辆车一路向官垱进发。

    车外春寒料峭,车内暖意融融。范大姐先打开了话头,说起当初剧团里的种种趣事,一下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的那个青葱岁月。欢声笑语中,车很快就到了官垱地界。

    路过剧团初创地,车慢下来,原计划去剧团旧址看看,无奈那边正在修路,通向那里的唯一一条道路被挖得面目全非,大家只有在车里张望一番,感叹着离开,继续奔赴聚会目的地。

    到了官垱镇上,有位大姐激动地指着前面连连叫着说“这条路那里有个大土坡,咦,坡呢?怎么没有了?”

    “每次只要回到这里,我就感觉自己始终是那个初到剧团的毛头小子。”徐大哥边开车边插话说道。

    “那边,那边有个米厂!”大姐兴奋地说,”米厂呢,哦,还在呢!”她高兴地大叫。

    一会她又低声自语:”我以前觉得这条路很宽很宽的啊,现在怎么感觉变窄,变拥挤了啊?“

    几十年没回故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切都让大家感到亲切而又熟悉。一如已经过去的岁月,让人留恋回味。就在这样的惊讶感叹声中,我们到达了聚会酒店。

    已经有老同事先行一步到达,大家惊呼,高叫,握手,拥抱,紧紧地拥抱。

    一声声呼唤,一句句问候,一件件往事,一个个回忆,大家坐在一起,谈论着曾经美丽的过往,畅叙着离别后的思念,互诉衷肠。

    有个大姐回忆说,他们中某人刚到剧团时年纪很小,经常尿床,一个大哥问“谁啊?我怎么不记得?”有人回答说,“就是你自己啊!“大家哈哈大笑。这时一位大姐用唱腔的声调高喊着“母亲,母亲”奔跑着过来,原来她们当年在戏里曾是母女搭档,“母亲”搂着“女儿”满含热泪叫着笑着…

    看着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五十多岁的兄弟姐妹们,像孩子一样,抱在一起又说又笑,又哭又跳,让我这个旁观者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聚会仪式在十点钟准时开始。主持人江大姐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致开幕词,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原官垱镇书记、镇长、镇委委员、文化站站长、剧团老团长、同事代表一一上台致辞。

    聆听了几位老者的讲话我才知道,原来官垱剧团在当年红极一时。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剧团成员自强不息,起五更,睡半夜,唱念做打严格训练。清苦岁月里吃咸菜,睡地铺,风餐露宿,星夜兼程奔走在巡演的路上。用坚韧、勤奋与智慧,硬是把困难的日子过得生机盎然。

    剧团曾到荆州剧场为接待港澳教育考察团演出《状元与乞丐》,用戏剧形式阐述了人才靠教育培养的科学理念,受到考察团好评,受到地委书记的接见。《荆州报》头版报道了这条消息,回到荆门后,又受到县委赵以森书记的接见。

    官垱剧团虽然只运营了短短10年,却取得了辉煌业绩,这个业绩是当地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剧团全体演职员的辛勤努力下,排演了一大批传统节目,如《站花墙》、《状元与乞丐》、《荞麦耙赶寿》等,把传统美德通过戏剧形式传播到了荆楚大地,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官垱花鼓剧团成为当时民间文艺的一个响亮品牌,给官垱乃至沙洋的文化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剧团事迹被收入《沙洋县志》。

    所有代表致辞完成后迎来重头戏,曾经的剧团成员,分别走上舞台表演节目。有花鼓戏《探监》,评剧《花为媒》选段,有经典的黄梅戏《夫妻观灯》,有越剧,有现代的双人舞…让人目不暇给,全场掌声雷动,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老团员们虽已年过半百,有的甚至花甲,可是一亮相,一开口就惊艳全场,功底深厚的她们一举手一抬足更是有板有眼,光彩耀人。声音充满活力,舞姿优美动人,“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谁能想到这些人都早已离开舞台,两鬓飞霜?历经沧桑,归来仍是少年,说的正是她们呀!

    “花开花落自有时, 聚散离别终有期。”欢乐总是短促的,转眼到了分别的时刻。

    临别时,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小雨,仿佛是依依惜别的泪滴。车子启动了,车窗摇下来,大家拉着手,摇了又摇,似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哪里说起,车窗内外的人,互相紧握着双手,相看无语凝噎,车停了又停,手挥了又挥,喇叭按了又按,终是挥手作别再见。

    期待,下一个十年再相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具一格的同事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r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