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入京师,正好遇到监督京城里大小官吏的执金吾出行的场面,其威风程度令刘秀慨叹:
“做官当为执金吾。”
恰巧,刘秀有一天偶然碰到当时一大户人家里的女儿阴丽华。刘秀见其美若天仙,不禁高呼:
“娶妻当是阴丽华。”

“做官当为执金吾,娶妻当是阴丽华。”刘秀少年时的志向也就是如此,并没有什么存天下之志,也没有什么娶天下之美的远大理想,可是最后却做了皇帝。
常言道,大丈夫当志存高远,或者好男儿志在四方尔耳。不错,只有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一个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那么问题来了,刘秀胸无大志,为什么却成功了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理解什么是志向。志向是一个人打算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将来要做的某件大事情。志向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经过生活的磨砺后突然有一天从脑海里冒出来的一个想法。无论是谁,都曾经有过像这样的一个长远的想法,只是有些人努力去实现了,有些人没有而已。可以说,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差距的由来。刘秀就是如此。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由于汉武帝施行的推恩令,使汉高祖时分封的同姓诸侯的权利一代比一代减小,所以到刘秀这里,他也不过是一个平民了。
刘秀有一个哥哥,名叫刘縯。刘縯很看重自己的皇室身份,十分不满足现在的地位,于是散尽钱财,整天结交各种朋友,企图在这天下纷乱之际建立下千秋伟业。相比之下,刘秀每日无所事事,因为喜欢儒家学说,刘秀便与几个朋友天天研究儒学,不问世事。当哥哥的刘縯看见弟弟一副文弱的样子,总嘲笑他是朽木之材,不堪造就。

没过多久,王莽统治的天下大乱。上有朝臣抗衡,下有百姓反对,弄得全国上下鸡飞狗跳,异常混乱。这时,有很多人拉起了起义的大旗,誓言要推翻王莽的政权,刘縯顺势也在舂陵起兵造反了。刘秀见天下确实乱套了,便去追随哥哥一起打天下了。
此时,绿林军的起义队伍最为壮大,刘縯势单力薄,就与绿林军合为一处,共同反莽。经过几次胜利,绿林军越来越强大,几个将领一同推举了刘玄为帝,史称更始帝。更始帝封刘縯为大司马,刘秀偏将军。当然刘氏兄弟非常不满意这样的结果,可是无可奈何。

后来朝廷平叛的大军压境,绿林军的将士们都害怕了,认为寡不敌众,不应该与之正面对抗。刘秀说现在撤退,军心必散,后果不堪想象。敌军虽众,可是人心涣散,要是殊死一搏,到是有很大的胜算。大家反复思考一阵,最终同意了的刘秀的建议。开战时,刘秀一马当先,带领士兵冲锋陷阵,打得敌军溃散而逃。经此一战,刘秀声名远播,在军中的威望提高了数倍。这时,刘秀已经产生了做皇帝的想法。
刘氏兄弟的势力随着四处征战不断壮大,有人偷偷向更始帝刘玄进言,说刘氏兄弟志不在小,将来必反,不如趁早除掉,以防后患。更始帝听后马上下令召回了大司马刘縯,随便找个罪名将他杀了。刘秀知道后,既不哭泣也不为哥哥发丧,即刻跑到更始帝面前表明自己的衷心。更始帝心里感觉对不住刘縯,于是饶过了刘秀。刘秀大难不死,争天下的决心却不再动摇了。直到此刻,刘秀才坚决地立下志向要做皇帝。日后,刘秀趁着到湖北打仗的机会,逃离了更始帝,不再接受其命令,双方也因此正式决裂。

刘秀独立后,开始安抚百姓,树立威望。同时,军事力量也很快得到了发展。更始帝最后被赤眉军打败,刘秀看准机会,对各方势力挨个清除,最后一统了天下。
刘秀的天下是一步步打出来的,刘秀的志向也是半路才发觉的。所以有理想的人就应该马上行动,还没有理想的人就应该继续寻找,说不定谁就是下一个成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