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复述《论语别裁》2 孝悌乃人性光辉的爱

复述《论语别裁》2 孝悌乃人性光辉的爱

作者: 抗知体 | 来源:发表于2023-03-13 18:31 被阅读0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三岁。

“弟”:同“悌”(tì)。敬爱兄长,也泛指敬重长上。

“与”:同“欤”。多用于轻微的疑问。

这一句的中心思想是:孝悌是做学问、做人的根本。


1、关于“打倒孔家店”

* 我们真的了解孔子和孔子的思想吗?

孔子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春秋》。在《春秋》里,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大概孔老夫子早已经料到将来他和他的思想会遭遇些什么。

大家骂孔子维护专制制度,因为专制制度用了孔子“尊君”这一部分思想精神。

可是,如果不对孔子所有的著作,特别是《春秋》进行研究,恐怕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吧?

* “打倒孔家店”与“打倒孔子”一样吗?

1917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书中,是这样写的:“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在我看来,就好比同样是一把精致的菜刀,可以用它来做美味佳肴,同时也可以把它当作凶器。错的是生产这把菜刀的人和这把菜刀吗?


2、关于“孝悌”

* “孝悌”是孔家店被打倒的罪状之一。

那是因为对“孝悌”的理解本身就是错的。

“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都是对“孝悌”的扭曲。

应该这样理解:“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

“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

* 孝道原本就存在吗?

在动物界,以小鸡为例子,母鸡总是保护小鸡。母鸡的母性与人类的母性是相通的。

但是大部分的动物,孩子长大了,就又各不相顾。人类却不一样。因为人类有人文文化。

* 西方的“孝”——十字架变丁字架。

西方的文化是爱下一代。

下一代长大了,结婚了,对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管了。

由男女变成夫妇,组建家庭、而后变成社会的一分子、而后为国家做贡献,这是一个横着向世界发展,又往下爱孩子的过程。

他们的十字架文化实际上变成了丁字架。

西方文化当然也有对父母的爱。

但是父母终究成了外人。就比如到子女家,又是写信,又是邮件,又是电话,一定要提前报备。

父母过世当然也会感到哀愁,也会思念。但是他们没有清明节,没有中元节,不流行祭祖。

这是因为西方没有把“孝道”在文化上培养起心理建设。


3、“孝”和“弟”

* “孝”没有那么复杂。

父母照顾自己20余载,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我们回过头照顾他们,这就是孝。假使一个人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不行。

* “弟”的对象仅限于兄弟姐妹间?

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最后的“朋友”这一伦,要理解起来也不难。看一看我们古代的诗词,就知道朋友的分量有多重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因此,这个“弟”包括了对兄弟、姐妹,还有朋友,伸展到社会上的友情。


4、“孝弟”凭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 “孝弟”只是一个小家庭之间的道德要求吗?

《大学》里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提到“齐家”,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自己的三口、五口、七口之家。这是不对的。

这个“家”,是大家庭制度。是宗族。

还记得方孝孺被灭十族的典故吗?

在我的理解里,这个“十族”才是“孝弟”涵盖的范围。

* “其为人之本与”还是“其为仁之本与”?

大部分的版本里最后一句话是“其为仁之本与”。

但是我是按照南公的版本来读的,所以我就按照“人”来读。

按照南公的解释,“人”和“仁”本不矛盾。

因为做学问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仁”,自然也是为了完成做一个人。

* 学问的根本是培养孝悌、培养人性光辉的爱。

从表面上看,这段话讲的是一个懂得孝悌的人有深厚的感情,有分寸有限度,这种人不会犯上作乱。进而讲到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是否有爱。

会不会感到有些奇怪呢?

为什么立意一下子就拔高了呢?

南公的说明是:孝悌不是教条。他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至情。是至爱。

所以我的理解是:

当我们对照九族的图思索自己的位置,就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活在世间,领受了多少人的恩惠。

这种“爱苍生”的情感不是一时的情绪高昂,而是真切地从心底里认了自己亏欠众生太多。

* 真性情

我们承袭古代先贤的思想而来,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祖辈父辈们的鲜血。

这个“上”不仅仅是指上司、老板、统治者,更是指我们的文化和家风传承。

我们总提倡“批判性继承”,要改革、要革命。可是我总觉得,改革也好革命也好,改变的都只是表面现象上的东西。而从来没有触及到我们最底层的文化本质。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满目苍夷、风雨飘摇了。压根就不认识它,谈何改革呢?

相关文章

  •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孝悌

    我们该孝,因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是这样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 《论语别裁》02|孝悌是什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孝悌(1)

    我们该孝,因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是这样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 读《论语別裁》——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简述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

  • 明白慎终追远

    今天还是在看《论语别裁》,不知道是《论语别裁》魅力巨大,还是本身《论语》就别出心裁,总之越看越发精神爽朗,一日不读...

  • 好好读书,学而时习之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五) 面前这本《论语别裁》上册,这好几年来,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它很厚...

  • 寻宝

    最近听了《论语别裁》、南怀瑾《大学》微言,这两本书,去年冬天也听了一遍《论语别裁》,但没有多大感觉,而且...

  • 读书|《论语别裁》:读法需怀疑而不可尽信

    这几日在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我认为“别裁”二字很有新意,所谓别裁,就是别具心裁,讲的就是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看...

  • 论语别裁

    润心读书会每日一诵第136诵: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述《论语别裁》2 孝悌乃人性光辉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wc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