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前言
当我们成立一个项目的时候,最先考虑和明确定义的,是它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希望最后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目标的定义通常包含这个项目到底要实现什么,目标群体是什么,什么人来实施,以及要如何评估成果。这些是做一个项目的基础,也是项目进行的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331/892c32f5befd58c3.jpg)
养孩子其实也是个项目,一个意义非凡的难度极大的项目。它的不可逆性让我们小心翼翼,生怕哪个细节的错失造成了全局的失败。所以很多父母,尤其是新手父母,心里都有些惶惶的,在每一个细节问题上反复追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或者花很大的精力去制定一个细致的育儿计划。这就有点像做项目,目标还没有明确定义,就不应该急着去考虑具体细节操作。反过来,如果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些细节问题,其实是水到渠成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当然有我的育儿目标。把孩子养好,尽可能给他最好的生活。我对孩子也有期待,他得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优秀的人。这就涉及到关于“目标”的定义。很多人都听说过SMART理论。就是说,一个目标必须具备这五个条件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331/e247eaabe14e743f.jpg)
在这里我只想强调一下S的重要,S指的是specific——具体。一个目标,只有够具体,才能够有效地指引我们去实现它。
再回来说养孩子的目标。我自己的目标是通过给自己提问题来定义的。 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优点)?我希望在孩子认识世界的最初阶段展现给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回忆他的童年少年时光,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我希望我的孩子成年以后,他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关系如何?
而我给自己的答案会尽量具体。比如,我希望孩子可以自信、乐观、开朗、独立、热爱生活(有几项持久的爱好)、注重身体健康,等等。又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看到世界的精彩和美好,又明白这世界也有它的准则。再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回忆起他的童年时,画面里有父母,有兄弟或者姐妹,有欢笑。还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互相爱护和协助,在独立走他们的人生路时,始终记得父母是他们最可靠的支持。
如果我如此明确地明白了自己要在养育下一代这条路上实现的目标,又时时以此来决定我的行为,那么我还需要一条条去设计自己的行动吗?有一句话叫“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问自己该怎么办的时候,想一想有哪些可能性,其中哪个做法,最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这个答案就是我们应该选择的做法,因为它会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目标,德语里叫zielführend。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331/1e5871b6f8ff9175.jpg)
还是举个例子吧。
我这个人呢,从小到大都很自信,遇到什么事,都很愿意尝试,很少会跟自己说,我肯定不行。也因此行动力比较强,极少犹豫和迟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优点的,但是我清晰地记得和母亲讨论过这个话题。母亲说,她一直很注重培养我的自信心。于是我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永远是鼓励,从来没有过打击,哪怕是遇到失利,我也记不起任何一次来自她的奚落挖苦或者失望地批评。我的母亲并没有什么“自信心养成计划”,但是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这个养育目标,她之后的言行从来没有脱离过这个目标的方向。
Facebook的女CFO写的一本书“lean in”的扉页上有一句话,一下子就让我非常有共鸣,那句话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331/ddf93ea5857e4963.jpg)
还有两个关键因素,是和教育小孩密不可分的,那就是家长自己的健康和生活状态。家长的健康是教育小孩的基础,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目标全都可望不可及。所以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努力保证自己的休息,不要为了孩子和家庭,过多地牺牲自己的休息和健康。因为如果自己垮了,我们想给孩子的都给不了了。同时,孩子们也应该明白,父母也是常人,也有劳累和需要休息的时候,他们应该尽早地懂得这个道理。还记得我怀老二的时候,经常犯困,有时吃完晚饭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我跟当时还只有一岁半的女儿说妈妈很困,需要躺在沙发上睡一会儿,她可以自己看书或者找爸爸一起玩,她就拿来毯子给我盖上。
除了家长的身体健康我把实现一个良好的家长生活状态也作为一个目标。我经常看到有文章讲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就是小孩的原生家庭啊。我们做父母的怎样生活,小孩看在眼里,耳濡目染,影响极可能是一辈子。所以我会注意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提高和改善自己,这样对自己有好处,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同时,父母作为一个家庭的组成双方,我们的相处方式,也决定了小孩子眼里的家庭模式。比如是否双方都工作,家务如何分配,父母都有什么样的业余爱好,等等。甚至我们在有分歧的时候是怎样解决的,也是一个原生家庭非常重要的模式。所以,在教育小孩的同时,我认为同样重要的,是给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模式设定一定的目标,只有活好自己,才有基础去培养小孩,因为我们既是他们的榜样也是他们的成长环境之一。而且,当有一天,他们长大了独立了,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作为父母也仍然还有自己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331/f09fdf5f9f846e95.png)
我并不是希望我的小孩一定要长成我这样的人,我只希望我展示给他们的成年人的样子和成人的世界,有助于他们找到积极快乐的人生观。毕竟,人生是他们自己的,我们只是引领他们踏上旅程而已。
关于“目标”的补充:并不是每个看到目标的人,都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也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能正中目标。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一个目标,让我们在感到茫然的时候,有一个方向可以追寻。
下一篇:时间管理
作者简介:
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留学旅居德国17年,在德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近十年,目前担任一项全球性大型项目的高级项目经理。育有一女(四岁半)和一儿(两岁三个月)。业余时间里喜欢阅读、观影、烹饪、烘焙和集邮。摄影历史有20年,但是技术与器材一直不求上进;滑雪已经实现了阿尔卑斯山“红与黑”;羽毛球一直处在“羽过拔毛”的阶段。有些可惜,旅行及游记暂停在了生娃之前,有待重新启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