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84208/91d078f80e233ad3.jpg)
#日更打卡# Day67
《幸福方法&相信爱》
今天朋友圈一则圣诞短篇《相信爱》火了,很多人都在转发。我前前后后看了5遍,总是在最后的集体拥抱时眼角一酸。
“想拥抱你的人会想尽办法来接近你。”丹尼尔先生在公众号里为这个短片配上了这样的一句话。非常治愈,很暖。
我们很容易被一些画面营造出的美妙气氛所感染,体会当下的幸福与快乐,或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但是这种幸福感和信心,其实并不能持久。
最终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不是那些偶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而是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今天重听了樊登讲的《幸福的方法》一书,对自己当下的状态做了一个简单的思考。
《幸福的方法》一书中,根据幸福,将人们定义为三种类型的人。
一种是及时享乐型的人。就是那种只想当下幸福,不管以后的那种人,比如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人,比如通过吸毒飘飘欲仙的人。这种人只能沉浸在当下的幸福之中,很难保障幸福感的持久性。
一种是忍辱负重型的人。就是那种总是认为“只要我能够……就好了”的人。比如当下苦苦加班工作,为了年终拿奖金,以为拿到年终奖就会幸福。比如那种说买了房子就会幸福,但是买了房子又因为装修心烦的人。
忍辱负重型的人,总是把幸福寄托在未来,这种人往往一生都享受不到幸福。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
还有一种是能够明确感知到当西的幸福的人。这种人不会经常怀念过去的美好,也不会总是把一切都寄托在未来,而是着眼当下。吃饭享受吃饭的快乐,上班享受上班的快乐。即使周末计划了愉快的旅行,也不会因此而在周五觉得度日如年。总能够在当下找到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点。
听完这本书,我基本可以判断自己就是那个“忍辱负重”型的人。
总是不能着眼当下,把当下的一切都当做是未来幸福的铺路石。考上大学了,又觉得没考上重点,不幸福。工作了,又觉得没别人赚钱多,不幸福。赚钱多,又没有买房,不幸福。
欲望在膨胀,目标总是在未来。不能体会当下的幸福,就永远都不会幸福。
其实,我们既然能够在一瞬间为一段短篇感动,能够在一瞬间被一副美景震撼,能够在阅读的某个瞬间被一句话击中心脏,为什么不能把这个一瞬间放大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呢?
活在当下,不是不去思考未来,而是感受当下的幸福。
幸福,不是因为拥有而拥有,幸福是一种能力。
(本文字数:89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