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读的书很快就忘了,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
的确是这样,感觉自己读过很多的书,但后来几乎都忘记了。
最早爱上读书,是在初中毕业之后。因没能读自己心仪的高中,对技校的专业又毫无兴趣。曾经成绩优异,那点优越感在这里没有一丝展现的机会,因学习而有点骄傲的自尊一点点被碾压成灰。没有快乐,前程迷茫,我犹如走在那悠长的雨巷,在青春那无尽的忧伤中彷徨。
我无力释放这青春的压抑,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我想到读书,但书是买不起的。后来辗转打听到小城里有一家出租书店,书可以租的,一天一毛钱。这个倒是可以从饭钱里省出来的。
于是我成了那家书店的常客,那时候特别喜欢三毛,读她的书,羡慕她能满世界的行走,边看世界,边写下动人的文字。读《平凡的世界》,那些经历磨难的主人公多少慰藉了那颗忧伤的少女心。读《简爱》、《飘》,还有很多世界名著。
那时候读书,其实还有一个文学梦,希望有一天自已也能写文章,自己的名字刊登在报纸杂志上。但后来好像除了一篇豆腐块的短文发在我们县城的日报上,再无其他成果。后来为工作为谋生,那点文学情怀也早已丢到九宵云外。读过的很多书,故事情节我都记不清了,似乎也只是汲取了某一种力量,对抗了当时现实的失望,像一根支柱,支撑着我继续走这艰难的人生。
后来我参加自学考试,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可能是平时阅读的习惯,所以考试都是一次通过,以最短的时间顺利的拿到了大专文凭。
但那时候的小城里并没有多少工作的机会,都是在体制里,一生一家单位,几乎是没有变数的。拿到大专文凭的我,依然在那个国营厂子里,和男孩子一样当机械操作工,每天灰头灰脸,一身油污,脸上身上时不时还被飞奔的铁屑烫伤。
青春的花季,于我如一塘死水,只是承受着不堪之重。
无力解脱,无力改变。任由自己沉没,那个出租书店老板后来做其它大生意去了,门面被改成包子铺了。租书店的时代过去了,小城也没有图书馆,后来许多年我都很少看书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