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高铁“霸座”事件吵的沸沸扬扬。
事件发生在开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一男子死霸着靠窗的座位,不肯坐回自己车票上的座位,被他强占了座位的姑娘只能站着劝他,他竟然还趾高气昂地对人家姑娘说:“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现在你有三个选择: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你坐在我那个座位上,要么你自己去餐车上坐着去!”乘务长来了之后,男子开始耍无赖装病,依旧不肯起来,并要求乘务长帮他到站后找轮椅。
刚才看到了男子发布的道歉视频,并称自己悔不当初,保证下不为例。
没有规定按号入座?
面对着票面上清晰的车厢号和座位号,难道不认识?如果不需要对号入座,为什么要劳神费力的印上这些标记?清晰的位置标注不仅仅是位置的划定更是秩序的缩影。
我们同处信息社会,一个人代表不了大众,一种行为却可以影响大众。
严格的秩序是明文规定,严厉的秩序是法律规定,眼不见的秩序就是心底的道德底线。什么是道德底线?是做人的最低准则。在明文规则出现以前,人们都是靠道德标准来衡量是非对错。
无秩序就会失控,失控带来混乱,混乱导致毁灭。旧中国没有秩序导致军阀割据,连年战乱,民族国家被战火荼毒。新中国的新秩序带来了欣欣向荣,有人却在沐浴新中国的阳光时自食良心。
给你三种选择
选择是主管能动性的倾向,虽然受客观因素影响。但是我的选择项不是由你个人意愿决定的。
我选择我的选择,不是选择你定的选择。我的选择只有维护真相。真相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也不会因无理取闹而消亡。
无理取闹蒙蔽的只有自己的双眼,助长自己的嚣张气焰。掩耳盗铃还要挟制别人的耳朵。歌词写的好“你怎么不上天呢”。在别人的隐忍中消耗掉自己的尊严,这种生意明显没得赚。
事后道歉有用吗?
前有4S店“陪睡”事件男子事后迫于压力出面道歉,后有游客骂张家界人无耻遭百人围堵后写道歉信,现有高铁“霸座”男子恐被失信视频道歉。这么多的事后被迫道歉真的有用吗?有人愤慨“当时干嘛呢?”
道歉是有时效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歉的效力会逐渐减弱,甚至失去了任何作用。不接受道歉也会让道歉行为失去意义。没有诚意的道歉更是越描越黑。
就算不去猜测道歉的真实目的,只从道歉行为来看,道歉并不会减少当时的伤害。
我打你一巴掌,再给你道歉,巴掌带给你的疼痛不会消失。或许我态度不端正,惹你更加愤恨。
法院针对一般事件主张双方和解,就是想让双方取得谅解。伤害已经造成,尽量控制在双方都甘愿接受的范围内,这是双赢。任何案件的审判执行都没办法消除伤害。
现代社会讲究和谐。希望你我都不做事后诸葛亮。道德秩序不相忘,人前人后多谦让,少存私心大家帮,和谐社会源远流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