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本看到半途而弃的书,有些是实在看不下去的,有些是被打断后随手放在别处的。这个别处,是指除了书架之外的地方。
床头床尾,沙发茶几,楼梯上,任何一层货架上,杂物柜里,其它房间里……
貌似我看了很多书?其实并没有,我只是摸过很多书,然后就不知它们身归何处。
所以我总是在想看的时候找不到书,找到的时候又没空看了。
到了我这个年龄,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哪怕再精彩的书,再吸引人的情节,我都能随时丢开,去做别的活计,因为生活中,有比看书更加重要的事情。
先生存,再生活。生存是为饥饱,生活是为情怀。饥饱之余,才能讲究情怀。
如此,我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执念,一定要读多少多少书,一定要看什么什么名著。
那时候买不起书,一本书看到最后几节,几乎要舍不得往下看了,害怕就那么看完了,没得看了。
刚认识的时候,丫爸说,你这么喜欢看书呀,等以后有钱了,我一天给你买一本。
嗯,我就是为这句话嫁给他的,现在他是买得起了,可我能一天看一本吗?我经常两个月也看不完一本,而且看着看着,书都不知道放哪里去了。
每隔一段时间,丫爸都能从书架之外的各个地方,搜集出来一摞书,咬牙切齿地说:“每次都要我收拾!每次都乱放!又不见你看书,拿下来这么多干嘛!”
我默默把他找到的书抱回楼上,码在书架上。
这样的情景,每年都要重现好几次。
我不是不想看,我是没时间,不,也不全是没时间,而是看不进去……
看了宋亿的读后随想,这两天,我在疯狂地找一本《瓦尔登湖》,可是哪里都找不到,记得以前我也是看了个开头的。
我细细把书架排查了一遍,并没有找到这本书。却发现,有些成套的书,竟然少了几本,《三国演义》的中集,《十宗罪》的第二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集,都不见了。
而《活着》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竟然都多出来一本。
这让我无比难受,虽然说那些书不缺的时候,我也不一定会看,可是它们空却了,我就觉得我没得看了。
今天刚好小丫打电话回来,我就问她《瓦尔登湖》是不是被拿到学校里去了,我现在想看。
她说,她拿的是英文版,家里有中文版的。
“可是我哪里都找不到,” 我懊恼地说,"还有好几本,也都不见了。"
“总归应该是在家里面的,我们又没有搬过家,” 小丫抱怨我,“也就是你,到处乱放,你再好好找找吧。”
说起来惭愧得很,我四十多的人了,还没有十几岁的小丫看的书多,因为她在喜欢看书的年纪买得起书,而我相反。
小丫曾经指责我的文章像小学生作文,现在我也没有那么愤怒了,算是接受了这种指责。
简友黑白之间说,看了名著,才明白自己的差距。虽然我没看多少名著,也深以为然。
不是书去哪儿了,如小丫说的,书总归躲在家里某个地方,它一直都在。只是我的心,早已不在书里面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