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夕
“读一万本书,写一百万字,才能谈写作”。
昨天,无意间看到几篇关于写作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这句话。
一百万字。
这是我不敢想的字数,前些日子我刚定下目标是,十万字。相比之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我如今也才写了一万来字,却好像已经掏空所有存储。那几篇文章的作者也提到,在奔赴一百万字的路上,时有才思枯竭的时候。
如此困顿,如何解?
不可否认,阅读是个很好学习写作的方式。这也是应了那句话的前面一小句,读一万本书。多读书,有利于提高自己鉴赏能力,也能学习写作技巧。
同时,大量输入,有助于积累,当达到一定的量,就能转化为质,最终得以输出。
模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通过模仿优秀作品的词句应用、情节人物安排、结构处理等,逐渐通往写作。
这些方法自然是写作的必经之路,但也仅限浅层的积累和技术上的练习,而要往前走下去并走得远,要考虑到更为深处的东西,这也是我想去探讨的。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许多文章里所提及的事与物,在某个节点,你都曾接触过,甚至很熟悉,为何这个写作者就能通过那些平凡而又熟悉的事物发出智慧之言,而你什么也没有。
“一朵花里,就能看到宇宙的庄严,看到美,看到不屈服的意志。”林清玄曾经如是写道。
从来,我看到一朵花,也只能感叹一下,那朵花很美,一种肉眼可见的,表面的美。而他,看到一花一世界的智慧。
我想到一个词,觉知。
这是在上瑜伽课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瑜伽老师说,一定要唤醒肌肉的觉知,察觉动作的发力点,才能把体式做对。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完美复刻那些优美的体式,若是仅仅复刻那些体式,而未找到精准的发力点练习,日复一日,只会练得越来越糟糕,还不如回家歇着。
也就是说,习练瑜伽,机械化的练习是不行的,要带着智性的思考,综合分析行动。这样日积月累,才会练健康,有进步。
写作亦是如此,若是机械的积累和练习,写出的东西,也不过是词藻的堆砌,文字的堆叠,没有血肉灵魂可言,失了活力。
那永远也不会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样精妙绝伦,发人深思的经典之作。
久而久之,写作的意义也就散失了,不要说读者觉得沉闷无味,写作者也越发看不到希望,也就不知如何向前推进。
万事万物逐其脉络,息息相通。只有不断尝试唤醒觉知,才能发现其中“发力点”。
要唤醒觉知,就需要细细感知身边的一切,一呼一吸、喜怒哀乐、风吹草动、蝉鸣鸟叫,诸如此类。
接着,或是透过眼睛、或是透过耳朵、或是透过鼻子、或是透过嘴巴,透过意念,感知和思考,再辅以累积的词句和写作技巧,万事万物便都是写作素材,也就不会枯竭,便可以走得更为久远。
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仅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