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地处关中平原‘白菜心’,八水绕长安,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人均一亩多的耕地,每年到6月初,进入夏收农忙季节。
80年代中,机械化夏收作业几乎为零!不靠谱的天气预报!为了保证一年的口粮生计,为了爱党爱国“交粮纳税”,父辈们可谓与天斗,‘虎口’夺粮序幕有序拉开!
‘场畔’(村集体集中堆放麦子的地方):按照族谱家谱分成的‘联合体’。一脉传承、人丁兴旺的六七家组成;也有三五临凑;外来落户的单打独斗;传承与复习套路中,开始共同出工铲草、平整、撒水、压实(牲口套上石碌)等等。尔后根据各家成员收割顺序,分配麦垛堆放场地。
‘磨刃’:每家根据出勤劳动力数量,准备着扫帚、镰刀、木爬、木铣、磨刀石、草帽等等,最关键的工艺要算磨刃:必须是年长有经验者,磨时先除锈,后开刃;性子急了有可能磨得锃亮,刀刃没有磨开,用时短时间内就钝了;刀刃磨得太锋,短时间使用会卷刃;这里面有手艺,我学了几年都没有出师,这个绝活一直让二爸代劳!
“收割”:收割时麦秆上不能有露水,要不割上一会镰刀不‘燦活’(费力的意思),干活人身上衣服湿娃娃的,不得劲,如果天气有变除外!
收割时一人不能割的太宽,一般就是一米五左右。左腿向前,右腿向后,身体半弯,左手向外拨麦秆,右手搭镰向怀里收割;收割约直径四五十公分小耙时,停下“撒揺”(从中取较长麦秆,搭接成活结),绑好后放平在割过麦子地上。左脚微挑,右手镰刀轻搂放在‘揺’上(有力过大,轻者割破鞋面,重者伤脚),尔后在割上类似两到三耙,放下镰刀,绑扎成捆,预留拉运便道,放置一边,尔后简单重复!一般人一天就割上五六分地,体力好的能“顽”到一亩,割的再快的,我们称之为“麦客”!
“运输”:割完麦子后,运输一般选择早上有露水时拉运。拉运方式有人力架子车,马拉车,也曾有人用手扶拖拉机(因为加油不便,中途搁浅)。大多数都采用架子车,拉运前需要平好便道,准备好“洋钔”(木质品:类似现在车辆加高板),撇绳(棕绳或麻绳:长度足以从车后甩到车辕);装车过程中,麦穗向车中间,麦秆根向外,避免麦子过干浪费撒粒,糟蹋粮食。一般两侧对装,一层装好再装二层,三层要考虑压“心”,避免在坑洼村道土路上翻车。装车过程不时要注意试试车辕轻重,车辕前装的重了,不利于上坡;车辕装的轻了,后面帮忙掀车人费力;
拉回的没有脱粒麦秆,堆放在各自指定区域。按照一家之主安排的顺序,开始摊场、碾压、翻场、碾压,起场;起场后的麦秆整齐的,或圆或方地堆放在场畔靠边位置。一般起场时家族联合体都会帮忙,给干活主家需要准备廉价的汽水、香槟、白糖水等解渴。过程中把有烟瘾的父辈们拷的兮兮,如果谁要想抽袋烟,大家会视为偷奸溜滑不实在,最重要的怕着火,公社逮哩!
“扬场”:能扬场的都是资深手艺人!能看来风向,会使用木铣,铲起麦粒与麦秆头混合物,画弧似的扬上天空。麦粒落下来与麦秆趁着风向,自由分离,看似简单重复中,考验着十几年以上工龄;扬到最后,需要一人拿扫帚配合,扬起一锨,扫帚反方向靠地画弧落上一遍。扬场最佳搭档一般是两口子,因为靠风分离,这个组合能保证随叫随到,默契自然合成,还不耽搁活计!
一般夏忙需要忙上小半个月,父辈们因为短期内的高强度劳动,或腰酸背痛,或驼背罗锅,粒粒皆辛苦,确实艰辛!
遇到好年景,交够国家的,剩余自己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勉强糊口!年景不好,加上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也拉饥荒!
谨以此随笔,追忆曾经亲历的夏忙,铭记父辈远去的岁月与恓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