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还被看做是电商竞争最后一片蓝海--生鲜电商,引发互联网创业者和资本市场追逐。
然而,进入2016年包括壹桌网、美味七七、果食帮等等一批生鲜品牌,在历经了快速跑马圈地之后,纷纷陷入裁员甚至倒闭的尴尬困境。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眼下,生鲜电商俨然成为了资本市场唯恐避之不及的话题,不免给生鲜电商整个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式的抉择,这家定位中高端人群,致力于用标准定义品质生活的生鲜电商——食恪生鲜,以近乎慢跑的方式,在这场生鲜马拉松竞赛中上演了一场弯道超车的好戏。
一直以来,“唯快不破”成为各大电商奉行的法则之一,试图通过疯狂烧钱快速做大规模成为行业第一。跑马圈地过程中留下的隐忧,最终成为压垮电商最大的致命因素。
在综合这些生鲜电商的失败案例以及累积并研究了这个行业,在食恪生鲜看来,作为一家主打B2C+O2O模式的生鲜直供平台,深耕社群经济与线下社区的经营方式,决定了食恪生鲜生来具有小而精的企业基因。
电商行业的竞争,最根本的在于供应链与物流的比拼,专业出身的食恪生鲜深知内功修炼的重要性。为此,食恪生鲜进一步强化供应链与物流能力的打造。
一开始食恪生鲜就明确了品牌的定位,“管家”代表着品质保障,因此从初选、基地考察、买手评测、数据分析、品鉴团品评、CEO试吃每一道都有明确标准,每一道都严格把关,通过实时监控技术手段让用户可见一切。
在食恪生鲜的计划里,供应链打造是一项双向维度的系统化工作。除了纵向维度全面升级产品供应链透明体系,让消费触手可及放心无忧。
横向维度方面,还将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联盟,与众多尚无品牌但十分优质的产品合作,通过共同孵化方式,建立更多的单品品牌,从而不断丰满食恪生鲜的供应链体系。
在物流方面,食恪生鲜采用自建物流+三方物流+社区配送的模式,整体物流费用占比在14.5%左右。
食恪生鲜认为这是当前大多数生鲜电商的基本物流模式,却还有可以“创新优化”的空间。以在最后一公里配送这个环节,食恪生鲜抛弃了“1小时速达”或者“2小时送达”的概念,而是采用当日达的个性化按需送货方式。
显然,这种做法的逻辑在于急速送达本身就超出企业物流成本承受限值,与其一味追求速度,不如将核心竞争点转移到服务的质量上,以个性化的按需配送方式,满足用户不同时间段收货的需求。
按照电商的整个模式,生鲜电商的逻辑是成立的,网购生鲜这种形式也已经得市场认可。可现实却是,当创业者一头扎进生鲜电商之后,才发现到处都是“坑”。
除了生鲜产品流通性差本身、运营服务能力、盲目烧钱等问题之外,供应链、物流、配套冷链等社会基础设施不完善,都导致了生鲜电商遇到困难远多于其他电商。
不过,最终赢得客户的信赖是每家生鲜电商的宗旨,这样的企业才会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