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地久天长》——一部后劲比较大的电影,影片把一对失独父母在不同时空的生活打乱了顺序呈现在观众面前,用细水长流式的平淡互动来烘托他们的苦楚和凄徨,却又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在结尾处给他们的灰暗世界打进了一抹亮光,同时也告诉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会永远缺席,一个人先离开了,另一个人又会在不久的将来以某种方式来到,只要活着的人对他的爱不变。
有网友评论,说这部电影探讨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无以逆转的宿命人生,计划生育政策,让普通人从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承担失独的风险,同时,命运的无情捉弄又在这部影片中让风险从随机的概率上升至百分之百。从现实的层面上看,这的确是我们活在社会中,服从时代原则并享受集体资源所必须付出的隐形代价,这份代价却又被每个人打上了个人主义的烙印,于是,当悲剧发生后,有的人成为了客观角度上的受害者,有的人则成为了加害者,实际上,在庞大的命运涡轮面前,所有人最终都是受害者,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有幸获得收益。观复嘟嘟的马老爷子在他的最后一期音频节目中就大致说道:人生就是不断的试错,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保证自己当下的选择在未来就一定能被证实是对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学会及时止损。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是,当肇事者沈浩的父亲提着菜刀,要求失独父亲砍死自己的孩子,用一命抵一命时,失独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星星已经不在了,我们要爱护好浩浩,那孩子现在还小,只要你们不说,他就会淡忘的。’
这是他们作为受害者做到的及时止损,用尽量不伤害任何人的方式,默默的承受失去孩子刘星的苦痛,同时也出于好意的希望沈浩可以淡忘这件事,好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内心深知,即使将肇事者,即朋友的孩子沈浩千刀万剐,都不可能换回已经离开人世的刘星,即使他的陨灭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沈浩内心背负的荆棘,给予了沈浩精神上的惩罚,面对不可撼动的时代铁律,这份惩罚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程度也许连过年时窗外的鞭炮声都赶不上,而相比团圆的千家万户,后者的热闹在这种时候也只是反衬了作为少数群体的失独家庭的孤寂和落寞。
当电影结尾,沈浩向这对失独父母坦诚自己当年犯下的过错时,相比求得原谅,他其实更想要放过自己,就好比是一场自我救赎的仪式,中间必须经过面对受害者至亲的环节,才算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仪式,这个时候的他完成了从加害者到受害者的转变,但关于加诸在他身上的那份罪恶并不源自大时代,而是来自生活中的偶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从宏观的角度都有着命定之意,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最重要的人当中,有的注定只能陪你走过生命的一小段路。
我也曾体会过宿命的短暂,同样是重要的人,同样是大时代背景下无以扭转的结果,感受的后劲同样很大,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随着意识里的敏感因子一个接一个的生效,这份感受就像拍向沙滩的巨大浪潮,它从远处逐渐汇聚增高,远看时让我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等到临近到躲也来不及了,才惊觉它的不可小觑。
原来,永远的离开并不代表永远的消失,这是两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离开者会一直留存在活着之人的潜意识里,活在他们的笑与泪、失焦的眼神、彷徨的身影、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无措的手足里,他让他们有了这份变化,并对此开始习惯,以至于到后来,都弄不清这些习惯究竟是自主意识的结果还是潜意识带来的被动变化。就好比是灵魂对世间的留恋,也许离开的人也只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在至亲心里保持价值。
话题及此让人联想到了皮克斯的《寻梦环游记》,一部以墨西哥的亡灵节为背景、以亲情为主打牌的动画电影。根据亡灵节的传统意义,只要活着的人在每一年的节日这一天摆上过世亲人的相片,过世者的灵魂都可以从另一个世界返回人间,和他们团聚,这既是墨西哥人追思已逝之人的美好愿景,也是他们存续家族血脉的抽象方式,按照他们对节日的看法,只要相片还在,并且被一直惦念,过世的亲人就永远也不会消失,他们就永远都是一家人。换句话说,有的人虽然只陪你走了一小段路就离开了,但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换以一条隐秘而不可见的路,在路的尽头等你,期待着有一天也许能重逢。
死亡,从另一个角度被定义为重生,生命在纪念的轨道上得以存续,这一点不论在现实还是在虚幻的题材面前,都并行不悖,有时候,人们需要这份精神的支持来充分的维持亲情,感受生命的意义。
影片最终也喜剧收尾,失独父母收养的叛逆小孩在消失数年后长成了懂事的大人,回来和他们团聚。这个已逝之人的替代者成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成为了养父母心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之人,他来代替离开的孩子陪父母走完剩下的路,但却不再以替代者的身份。新的刘星在被动的养育关系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份价值是养父母给予他的,并在数年后唤醒他返回他们身边的意识,促使他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这段关系的积极态度,从而存续了一个普通家庭里父母由孩子陪伴着走下去的动力。此外,也许在三个人都看不到的地方,那个离开的孩子也在一路为他们保驾护航。
每个人都学会了及时止损, 生命的意义至此,地久天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