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里的诗自然科普
叛逆与冒犯背后的价值,你看到了吗?

叛逆与冒犯背后的价值,你看到了吗?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6:52 被阅读0次

前面说到了,正常的共生是指6个月前的婴儿,在这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共生关系极度亲密,一旦有分离,共生中的共同自我就会崩解,从而产生死亡焦虑。

一个具有粘稠感的企业,会缺乏规则、界限与秩序,相反,讲规则、遵循界限和秩序的公司会让人感觉清爽。

冒犯

“伟大,总是从冒犯开始。”武老师听到这句强有力的话,觉得非常同意。因为伟大总是要创新,而创新就意味着要去破坏旧的事物,冒犯旧的规则。

如果我们总是尊重已有的事物,这样伟大的事物就不能产生了。例如硅谷,就是鼓励背叛的。

武老师在不丹旅行的时候,同行的一位企业家和他分享说,硅谷的文化是鼓励坦荡荡的背叛,那里的企业家很接受自己的员工背叛自己,去创造新的企业,硅谷于是不断在处于创新的裂变中,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存在。

我们容易美化忠诚,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一句很有力量的话: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在文化延续的表象之后,是每一个曾经生活其中的人想成为自己的愿望的无边墓地。

如果后代对前辈绝对忠诚,如果孩子对父母绝对忠诚,那就意味着孩子的生命将彻底被包裹在父母的空间之内,他们没有可能去创造自己的空间了。

相反,如果孩子首先被鼓励做自己,这必然会导致对父母的一些背叛,然而这样孩子就可以勇敢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空间与规则了,世界因此会不断改变。

作为70后,武老师一直听到我们这个社会不断地贬损后一代;80后常因为是独生子女而看不起,之前的人觉得他们自私;90后因为太个性化而被广泛批评,而00后被认为是活在异次元,有点像非正常人类。

然而武老师认为真相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80后、90后、00后在相对安全而自由的空间内,更有热情与创造力。

这样的发展才是对的,上一代的艰苦努力是为了给下一代更大的空间做自己。

讲一个他身边发生的小故事,他的一位来访者和他分享说,她的第二个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不要”,而她的第一个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要”。

她的理解是生第一个孩子时,她自己没什么主见,家里人对孩子的管束也太厉害,动不动就说她对孩子太溺爱了,因为所有人都这么说,而她的心智和个人力量都不够强,所以她没有很好的支持到老大。

她观察到在孩子出生后,她的家人们不断地对老大说“乖,要听话哦”。同时,他们又对孩子制造了各种匮乏,所以她的理解是,因此老大一开口说话,就先表达“要”。

老大出生后,她像到了产后抑郁一样,因此来找武老师做咨询,现在已经有几年了,不是每周都来,而是陆陆续续的,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

长时间的咨询给她带来了改变,她现在变得非常有主见,坚持给孩子爱与自由,坚持及时地回应孩子,无条件的满足他们。

结果,老大逐渐从听话的乖孩子,变成了很不好惹的孩子。

至于老二,因为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是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开口讲话后,就直接发展到了冒犯的阶段,动不动就说“不要”。

发展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都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叛逆期,一个是一岁半到三岁时,标志是孩子总是说“不”、“我来”,如果父母想控制他们,他们会闹得很厉害。

叛逆

略有不同的是,精神分析认为第一个叛逆期从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了,就是我们多次提到的“分离与个性化”阶段。

第二个叛逆期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少年充满了荷尔蒙,他们的心智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因此容易显得躁动不安。

很多心理咨询师说,和青春期的孩子做咨询很不容易,因为他们太想什么事都自己解决,所以对别人进入他们的心灵,甚至还去指导他们,会非常敏感。

这两个叛逆期的孩子,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处于严重的冒犯与背叛中,他们会倾向于缩小父母对自己的价值,夸大自己的力量。

但真受挫后又发现,自己还是挺需要父母的支持,但他们轻易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自恋。特别是青春期,如果父母还想对孩子施加高压时,孩子可能会爆发很严重的反抗。

我们需要认识到一点,所谓叛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想做自己,所以这并不是一个需要矫治的错误。

如果父母想收获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孩子,就需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做自己,就是尊重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在他的空间按照自己的规则来。

这两个叛逆期,可以说孩子都是在积攒力量,为了更好地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竞争中。

第一个叛逆期结束后,孩子就进入了俄狄浦斯期,而这个阶段的主题,就是与同性父母竞争异性父母的爱与关注,这是一个巨大的冒犯。

孩子需要在三岁前与妈妈的关系中,获足够的支持与鼓励,确信他可以做自己,然后才可以在俄狄浦斯期展开自己的竞争,虽然竞争对象和竞争目标都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孩子在三岁前,叛逆一直被打压,被教导听话,与妈妈建立了超粘稠的关系,那孩子的生命力就不能喷涌而出,就难以在俄狄浦斯期展开竞争,孩子的生命力就被容易被闷住。

当然这是规则与空间同时并存,孩子有做自己的空间,父母对此给予了尊重和支持,同时,基本规则还在,就是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

你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你的竞争欲,去亲近异性父母,但同时你要知道,爸爸妈妈才是伴侣,而你只是个可爱的小宝贝。

第二个叛逆期结束后,一个人就进入成年了,他进入了彻底真实的人生游戏中,要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

台湾学者孙隆基说,他的观察是,在儒家文化下,人们普遍没有青春期,因为太强调听话了,结果导致孩子成年化,成年人儿童化。

在武老师的观察中,现在社会一样还存在着这个问题,但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不过,还是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发出不合理的期待。

例如,上学的时候不要谈恋爱,要以学业为重,等你大四一毕业,就要立即恋爱,然后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这种期待中,没有给孩子叛逆和冒犯的空间,甚至都不会有生命力挥洒的空间。他只被教导有工具性的竞争力,而没有被允许有个性化的热情与创造力。

最后武老师说了说他自己,实际上,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缺乏冒犯与叛逆的勇气的,但在文字和思想上,他有这份勇气。

例如2007年,他出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这实际上是一本很简单的心理学读物,但竟然一炮走红,一直畅销到现在。

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心理学界第一本直面家庭伤害的书,直接宣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头号谎言,相反,“听话哲学”在我们的社会家庭中制造了太多的问题。

他的这本书算是启蒙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前两年他参加了《奇葩大会》录制,你可以在搜索收看。

他讲了四个关键词“听话”、“残酷”“溺爱”和“活力”。这其中的基本逻辑是,听话哲学是一个严重的失衡规则,偏向父母,对孩子苛刻。

父母太相信听话哲学时,就会对孩子构成残酷而不自知,孩子也可能没有觉悟到。

“溺爱”这个词也是为父母脱责的,它在说孩子本性太坏了,我还这么溺爱纵容他,结果他果真变坏了,而我是好的,我对孩子太好了。

真实的爱,其实确实容易有宠爱溺爱的味道,会滋养出孩子的活力。

武老师是冒犯了中国家庭中的听话哲学,不过对他来说,他甚至没有觉得他是在冒犯他。

只是发现,为什么中国家庭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可我们还在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谎言呢?

有人认为,他干了一件挺大的事,可他不过说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相。有时,看到最简单的事物,都需要冒犯与叛逆。

实际上,牛人们之所以在他们的领域内非常厉害,正是因为他们有直面最简单事物的勇气。

总结

1.每个人有两个叛逆期,一个是一岁半到三岁时,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两个叛逆期,可以说孩子都是在积攒力量,为了更好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竞争中。

2.所谓叛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想做自己,所以这并不是一个需要矫治的错误。如果父母想收获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孩子,就需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做自己,尊重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在他的空间按照自己的规则来。

3.要给孩子叛逆与冒犯的空间,和生命力挥洒的空间,否则孩子就只是被教导成有工具性的竞争力,而没有被允许有个性化的热情与创造力。

4.看到最简单的事物,其实需要叛逆与冒犯,牛人之所以在他们的领域内非常厉害,正是因为他们有直面最简单事物的勇气。

思考

我第一次意识到“冒犯、叛逆”,原来有这么大的价值。曾经的我以自己听话为荣,喜欢谁就听谁的话,尊重谁就听谁的话。然后按照ta说的做,不管是做的好,做的坏。

当时心里有一种自恋:你看我这么听你的话,你不做点什么,对得起我吗?我这么听你的话,是看得起你,你绝对不能辜负我的希望,你一定要诚惶诚恐。

而一旦对方不如我的预期,那我就会愤怒,或者准确说叫自恋性暴怒。知道了这一点,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挣脱了一层束缚,也就是听话这个词,再也不能束缚我了,再也不是我的枷锁了。真棒!

讲述我一个冒犯的经典案例,是刚进入一家公司,然后在一次集体的会议上,我就讲了进公司之后,几件触动我的小事,发表了对公司的不满,当时我整个人紧张的不行,吓得发抖,声音都在颤抖。

其实就是我自己的愤怒,它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我一时的情感发泄。应该庆幸我处在一个私人的、只重视利益的企业里。所以我才能在这个地方生存下来。

这让我看到了我存在的本质原因,和表面上的一些冲突。只要是本质原因,我的赚钱能力还存在,那么就不会因为表面上的一点冲突,偶然表达一些不满,而淘汰出局。

那么这次冒犯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呢?在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号,我是一个不好惹的人,所以一些小缘由的扣钱、拖延工资啊,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在我身上过。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相关文章

  • 叛逆与冒犯背后的价值,你看到了吗?

    前面说到了,正常的共生是指6个月前的婴儿,在这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共生关系极度亲密,一旦有分离,共生中的共同...

  • 钱背后的价值,你看到了吗

    坐在公交车里,我静静地凝望着窗外飞逝而过的花花草草,脑海里浮想联翩。突然,车一顿,停住了。上来一位中年人。 他右手...

  • 判逆

    “有时,看到最简单的事物,都需要叛逆与冒犯。实际上,牛人们之所以在他们的领域内非常厉害,正是因为他们有直面...

  •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1、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叛逆? 叛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无助。 2、如何与叛逆的孩子相处: 1):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发现...

  •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叛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无助。 因为孩子缺少爱、缺少价值感,也不知道如何终身成长。 我们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 发掘孩子...

  • 2019-05-07考题來了,差点失眠62篇

    教养孩子,大家看到什么叫作过与不及了吗?1、操纵太过,引起孩子的叛逆与疏离2、愧疚太过,引起孩子的讨债与操纵当你不...

  • 读《对生命说是》(22)

    “冲突的背后,是一个受伤的自我”。 之所以与别人发生冲突,是因为别人冒犯到了我,之所以他能冒犯到我,是因为他触碰到...

  • 2018-03-09

    礼 礼貌 少些冒犯 价值维度

  • 叛逆

    你在该叛逆的时候叛逆了吗? 大家对叛逆多多少少都含有贬义在里面。可是,在青春期,叛逆又是...

  • 背后的真相,你看到了吗?

    今天中午空闲的时候,我看了成甲在他的公众号写的文章《黄金思维圈》,深有感触。 所谓黄金思维圈,就是认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叛逆与冒犯背后的价值,你看到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mf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