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曾有人这样说过,“这孩子看起来很聪明,就是学习不行”,言外之意是不是说,这个孩子挺好的,但是,不是学习的这块料。
回想起上学的时候,老师也经常说,“女生就是理科差”,本来,自己没考好还挺自责的,经老师这么一说,心里平衡多了,原来数理化学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是女生,然后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总会安慰自己,反正自己是女生,差点也是正常的。
如今看来,这是一种知识的误区,而这种错误的认知,不知道曾伤害和影响了多少孩子。
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人可以分为两种思维: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来的理念。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一个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是天生的。如果经历多次失败,就会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虽然每个人起点各不相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面对失败的时候,虽然也很痛苦,但是都会把它当做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说明我们的言语对孩子的影响
研究人员找了两组小孩做拼图实验,拼完的时候,他们对第一组孩子说的是,你们真棒,你们真聪明!对于第二组的孩子,他们说的是,这样的拼图你们都能拼出来,说明你们很善于探索和坚持,表扬完以后,又给孩子们发了大量的拼图。
他们暗中观察孩子挑拼图的过程,他们发现,被表扬聪明的孩子更多的去挑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探索和坚持的孩子更多的挑了更难的拼图。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的一句话会对孩子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当你表扬孩子聪明的时候,孩子在想,怎么做才能保持聪明呢,那就是尽量不犯错,所以要挑选简单的;当你说探索和坚持很重要的时候,孩子保持的是探索和坚持,他会努力去挑战更难的东西。
说孩子聪明,又觉得他学习不行,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的人说的话,一句话重复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这些话就会变成孩子身体里的一部分。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会逐渐认同父母的这种观点,即我真的不是学习这块料,就是学不好。当他们多次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会逐渐放弃自己,不愿意去尝试。
而人生的差距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拉开的。
倘若告诉孩子,虽然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但是能力都是可以发展的,结果该如何?
倘若当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并总结原因,适当的给予鼓励和支持,把这次失败当做是学习的机会,结果又如何?
拼爹拼妈,拼的不是物质上的财富,而是精神上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不同的人生。
原素材来源于网络
在TED演讲中,一位资深老师说道:我曾经教过成绩很差的班级,功课差得让我哭了。我发愁:“我怎么能在9个月以内把这群孩子,我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在提升自信的同时,也取得学业上的进步?”有一年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于是对学生们说,你们被选进我的班级,是因为我是最好的老师,你们是最好的学生,他们把我们放在一起来示范如何成为最好,一个学生问,真的?我说,真的。这位老师的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在她退休后,有一些曾经教过的孩子们回来告诉她,您改变了我的人生,您使我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您让我觉得自己是个人物,虽说在心底我知道我不是,我想让你看到我现在变成的样子。
原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位老师就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她没有因为遇到差生而自怨自艾,也没有怀疑孩子是否学的会,而是把重点放在怎样教,才能教的更好。
也不得不说,作为一名老师,她身上散发的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作为一个孩子,能碰到这样的老师是多么的幸运!
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一名老师,影响的是孩子一生的命运。重点是,不是学校里的老师才叫做老师,在家里,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
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首先自己要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并以身作则。然后,不已短暂的结果来界定孩子,不乱贴标签,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肯定他的行为;做错事的时候,宽容他;遭遇挫折的时候,鼓励他。
01 父母以身作则
如果在一个家庭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抱怨“工作好累,不想去上班,烦死了”或者“怎么这么多事情要做啊,做了还吃力不讨好,真讨厌”等等。
家长都这样,就不要强求孩子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了。因为孩子都是模仿父母的,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儿!
02 不乱贴标签,不以短暂的结果来界定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蠢)啊,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我怎么给你说的,不长记性,笨蛋”“你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出息的东西”,教育孩子的时候,这些算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话了吧?
寓言故事《狮子和驴》里说,森林里住着一只尾巴被贴上“驴”标签的狮子,每当狮子在森林里走动时,其他的小 动物都指着它叫“驴子”。久而久之,狮子被叫“驴子”的次数 多了,便觉得自己就是头驴子了。
这就是乱贴标签的后果,语言都有一种暗示作用,如果孩子无法辨别,他就会选择性认同。
03 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肯定孩子的行为,不要泛泛而夸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01 具体描述,02 对你所看到的事情描述内心感受,03 值得赞赏的是总结为一个词。
*锦宝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出门,已经走到门口了的他,看见客厅中间有一个小凳子倒了,又折回去,把凳子扶好,再出门。当时看到这一幕,真的挺欣慰的,毕竟他才一岁多。
于是,我蹲下来,我说:“宝贝,妈妈看到你刚才把凳子扶起来了,谢谢你,我心里暖暖的,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不久在海洋馆里看到的海豚表演,海豚每做完一个动作,驯兽师都会往他嘴巴里扔鱼,其实,扔鱼这个动作就是积极反馈,对海豚的行为加以肯定。
*少用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一类的概括性词语。
首先,“棒”和“聪明”这样的词语比较笼统,难以界定,经常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会觉得棒在哪里呢?到底是自己傻还是妈妈傻?
其次,“聪明”这种代表结果的评论性词语,孩子往往会觉得做好了就聪明,当你没有夸他聪明的时候,他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呢?
所以,肯定孩子的时候要描述事情的过程,肯定那些可以改变的品质,比如坚持、努力,让孩子把关注点聚焦到成长而不是结果。
04 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宽容他
每个人一路成长过来,都不知道犯了多少错误,这都是在所难免的。就像我们随意拿起筷子夹菜的动作,之所以那么随意,是因为我们使用了多年。
所以我们不要简单的认为,对孩子说了一两遍的话,就可以严格要求他会做,“你怎么这么笨啊”“我怎么给你说的”,孩子并不笨,但是成长需要时间。
我们可以一起分析总结,并且试问,“宝贝,下次怎样做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呢?”,他一定会开动小脑筋告诉你答案的。这也是我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孩子被问到以后,他会加以思考,以后就会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
05 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鼓励他
锦宝一岁四个月的时候,特别喜欢棋子,然后还想多抓点握在手里,可是他两只手最多只能抓七个,多了就掉出来了,他反复的尝试,始终不能抓更多,然后气的大哭。
我蹲下来,说“看起来你很沮丧,因为你想手握更多的棋子”我接着说“你已经很努力了,等你长大一点,手也长大了,就能握住住更多了”他半信半疑,过了几天他能握住九个了,他特别开心。
适当的鼓励,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说到: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做父母的都应该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人与人之间虽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支持者,一个永远不会放弃他们的大人,鼓励支持并不断推动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即便是平庸,我都是平庸的人,凭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