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10-29 星期五

2021-10-29 星期五

作者: 徐Ares | 来源:发表于2021-10-29 22:50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完了第六章所有的章节,这个第六章确实给了我很多感触。之前的笔记中也记录了很多我的心理历程,这样的震撼并没有因章节的结束而终止。

第六节开篇的例子又让我共情了。一个逻辑思维附体的少年,对于天才与努力的辩论,让老师头晕,无法继续话题。其实,从一开始,老师就错误的判定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没有想到孩子具有如此逻辑思维的辩驳,这样的思辨能力让人很是惊叹。

就如当下一些机构为了双减而转型一样,那些大型网络辅导机构开始建构新的教育体系,例如圆桌思辨类型的项目。在没有读完这一章的时候,我一度是这样圆桌思辨的粉丝,我也觉得这样很好,通过思辨来丰富自己也是不错的途径。

但通读本章之后,我觉得这个圆桌思辨的问题需要适度而行。思辨应该改为探讨或者头脑风暴这样的词语更为贴切。辩论的风格和味道要在这样的项目减少,增加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才是这个项目的终极意义。

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可以感悟到生命的全部。工作、生活、爱好、环境,乃至这个世界,都是孩子们可以分享讨论的话题。我们需要在这样的平台上,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在他需要的领域和节点,给予更多的帮助和资源。

这样的项目,成年人应该作为旁听者,全程倾听而不许发言。很多时候,成年都觉得他们比孩子更优秀,孩子毕竟是个孩子,还什么都不懂。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我们已然落了下成了。这样是家长的强制性欲望的趋势,这样只会束缚束缚再束缚,让孩子活在一个框内,如囚徒一样。

试想一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学生,与你争论一个哲理方面你的辩论时,你又无法用逻辑去征服对方,你会如何收尾呢?除了强制的制止之外,就是离开现场逃避争论吧。这个时候,无论是孩子的情绪还是感觉,都没有被我们倾听和尊重,他们的心理又怎么会得到完整健康的成长,他就会有了一个错误的认知,以后他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会选择制止和逃避,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培养的样子吗?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成长太快,需要经历和体验的太多。逻辑思维,也仅仅是他成长中的一部分而已,是他生命过程中的一段旅程,我们忽视和逃避,只能留有遗憾。正面面对,倾听和尊重,才能让他们得到一个完整的认知历程,未来遇到同样的事情,他才可以通过本次的建构来指导外在的行为动作。这才是,我们当下家长的梦想吧。

那么家长一定有一个疑问,孩子是什么时候,又是在什么状态下,开始的认知和发展逻辑的呢?其实这些过程都很微妙,都是一些你并不在意的小事之上。当他们有需求的时候,成人并未发现,等过去之后,家长又打开了智慧的大门,一顿强化说教。这说教还不如不说,反倒让孩子对这些产生了逆反和厌烦。

当和孩子一起的时候,大多成人都依靠头脑讲道理来解决问题,头脑占主导,就相当于理性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就不会在意情绪、感受、心理和认知,也就不会知道当下孩子的情绪、感受、心理等状态了。这些都不在意了,又怎么会关注孩子是否形成了认知呢?正是这些理性输出和不在意,恰恰让孩子完成了认知,一个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完整的认知。

如果说兴趣是我们开始的基础,那么认知就是我们未来指导行为的关键因子。这个环节处理不当,那内在的自我就不能完整建立,又怎么会指导孩子在外在世界实现完整的成长呢!

其实,内在世界就像一个家,家的主人就是真正的自己,如果你就是你自己,你就回家了。如果你不确定和迷路了,你就失去了自我。当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会说,要如果该多好。其实,这一刻最该问的就是我们自知吗?

自知的人,不仅知道自己是不是自己,还知道别人到底是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家,并享受家的快乐和温暖。也才能更好帮助别人去寻找回家的路。

回答一下今天共读的问题。10月28日共读内容:第六章、儿童是自己认知的主人(第六节,第七节)请回顾本章并思考:

1.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认知的形成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每一个兴趣都会成为一个认知,只是成为认知的过程长短、崎岖程度和方向不同罢了。

如果在兴趣的牵引下,我们开始感觉它,外在的环境也没有任何干扰和制约,那么因此产生的所有情绪都会被得到充分的感受,进而内化于心,完成这次完整的认知的心理历程。

这样一个循环,不仅产生了认知,还将认知优化存在了大脑之内,并成为建构内心家园的砖瓦,成为一个精神胚胎的一部分。

如果在兴趣的牵引下,我们开始感觉它,但外在有影响和制约,那么就会产生一个淤堵的认知,它也会内化于心,完整过程和心理历程。它也会成为内心家园一砖一瓦,更会成为精神胚胎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可能成为未来的淤堵。

2. 认知对于孩子生命成长的意义所在。

认知就是在了解世界,了解外在的一切与内在自己的关系和关联。这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具备了完整的认知流程和体系,那么就会找到自己。找到了自己,也就找到内在的家,找到内在的家,也就拥有内在的自我,这样就会更好的呈现外在世界的完整自我。

如果假设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是一具生物的躯体,那认知就是这付躯体的大脑。没有了大脑,只会是行尸走兽;大脑有了淤堵,那就是危及生命;健康的大脑,才是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10-29 星期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mw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