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你不知道的知识-1
1、《史记》——西汉·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夏阳东北有座龙门山,极富形胜之丽,所以司马迁自称是生于龙门。
司马迁的生卒年代已不可确考。根据有关记载作大致的推算,他可能是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卒年当在汉武帝末年。司马迁幼年时期在家乡耕牧劳作,十岁时便开始诵读用古文写的书籍。在这以后,他还向当时著名的今文经学家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古文经学家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从而掌握了比较坚实的古代文献知识。
《史记》原来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后来才简称为《史记》。它记事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时,是一部贯通三千年的通史,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全书共有一百三十篇。
其中“本纪”十二篇,以各代帝王为中心,记述每一朝代的兴衰和重要政治事件;“表”十篇,有“世表”、“年表”、“月表”,以表格的形式,标明错综复杂的史实;“书”八篇,叙述和记载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制度的源流和变化;“世家”三十篇,记述诸侯事迹及其世系;
“列传”七十篇,大多数是人物传记,有单传,也有二人的合传,还有以类相从的类传,记载了贵族、将相、官吏、策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经学家、隐士、刺客、游侠、滑稽、卜者、医生、商人等各阶层人物的活动。有一部分列传记载了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情况及周边邻国的历史。
列传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司马迁对先祖世系的概述及自己简历的陈说;另一部分内容则是缕述了《史记》一百三十篇的次第及各篇的提要。
《史记》中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是司马迁借鉴历史上已有的书籍体例加以发展推拓的。
我们从《史记》的行文中可以得知司马迁读过《禹本纪》、《谍记》、《春秋历谱谍》、《世家言》等等,那么,“本纪”、“世家”、“表”等,就是沿用了已往本有的名目。
至于“书”、“传”,更是古代著述中所习见的名称。司马迁参照古代著述的各种体例,加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对后世史学编纂有重大影响的纪传史体例。这充分表明了司马迁在整理文献时,既善于继承传统,更富于发展、创造的精神。
《史记》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它的名篇早已脍炙人口,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