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哪天起,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听话”,或者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就是一通大吼,貌似只有大声喊出来话,才会被孩子听到。
这样大吼大叫真的起作用么?开始时,因孩子畏惧可能会有点作用,时间长了,就变得麻木。只剩下不会平和说话的父母,和依旧“不听话”的“熊孩子”。
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对孩子大声呵斥的时候,是我们无计可施了,唯有用家长的威严来压制孩子。
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我们会把孩子推到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地方,不再信任我们,不愿再与我们沟通。
做一件事情时背后的感受(和心态),要比所做的事情本身更重要。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养育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做个成长型的父母。你会发现你的坏脾气会被温和、耐心、鼓励所代替。
孩子出了“问题”,是“家庭教育预警机制”启动了,这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问题”背后的根源。
01.从自身找原因。
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肯定有其过程,如果家长不能放下面子剖析自身问题,面对的结果就是“问题”越来越严重。
就像人体的恶性肿瘤,在刚发生时,是最佳治疗期,错过就会加大治疗难度,甚至是无法治愈。
曾接触过两列肺癌患者,他们最初都是感冒症状,按照常规先吃感冒药,后输液,仍未见好转,到医院做系统检查确诊是肺癌中晚期。
在确诊前十几天的常规感冒治疗、身体有了明显信号时有没有相应重视,再就是每年是否定期做健康体检…这些行为都影响着肺癌发现和控制的最佳时期。
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在看到孩子有“问题”苗头时,及时采取正向的指引,把影响降到最低。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出了“问题”,在我们身上都能看到影子。
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只盯着“问题”,那样只会延误最佳解决时机。我们的认知程度,决定了解决“问题”的完美程度。
02.和孩子进行良性沟通
在一次参加家庭系统教育培训时,主讲王院长提到关于孩子有不合理要求时,我们做父母的处理方法,我觉得很受用。
举个例子,孩子要在寒冷的冬天的夜晚吃冰糕,我想作为大多数家长是不会同意吧,有的家长甚至会批评孩子,特别是有的妈妈会唠叨很多和冰糕无关的话。
那么孩子的想做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肯定会不开心,严重点的还会和家长无理辩三分。
针对类似事情,我们家长该从哪个维度去和孩子沟通呢?
一起看看王院长的沟通三部曲:
Step 1 :肢体语言先行。比如,先拥抱孩子,告诉他们很理解现在特别想吃冰糕的心情
Step 2 :陈述事实、规则。这个时间吃冰糕的危害等
Step 3 :选择权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
孩子不是不明事理,跟他们讲清楚,他们会知道怎样选择是“正确”的。把选择权留给了孩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决策能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去选择我们认为的更正确的做法,很大原因是我们家长造成的,孩子就像在跟父母较劲一样,你越希望他们怎么做,他偏不这样做。
在你真的、发自内心的接受他们的选择时,他们会感受到,会做出合理选择。
就算没有按我们的意愿做,也没关系,最起码我们尊重了他们,并阐明利害,他们也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我决策能力。
说白了,就是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不要和孩子产生对立,不要激化矛盾,我们需要的是心平气和的、耐心的和孩子沟通。
掌握以下四个方法,让你的沟通更高效:
a.改变态度——产生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
b.改变焦点——与孩子争,赢了也是输。
c.改变词汇——语言优化,言简意赅,切忌长篇大论的说教,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d.改变行为——言行如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坚定的履行自己的承诺。
做父母的,要有强大的内心,允许孩子犯错,能容下孩子犯的错误。
03.学会放手
我的小宝在一岁时开始自己走路,到现在一岁四个月了,还经常会摔跤,只要摔倒整个人都是和大地亲密接触的状态。
就在今天他又一次摔倒时(身子前倾倒下的),我观察到,他的双手很自然的撑住地面,架起上半身,同时头是向上抬起的。
这是孩子进行本能的探索自我保护的方法。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有磕磕绊绊、有挫折很正常,通过这个过程中孩子会积累自我保护能力、抗挫折、抗打压能力。
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喜欢用“我们是过来人,让孩子少走弯路”这套理论操控着孩子的行为。
牛蛙外公曾在改造孙儿失败后,释然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孩子,你会在田野上长大,在河流中奔跑,我站在远远的地方给你挥手,直到你看不到我为止。繁华的大上海,你给我一片星辰大海,都不如给我一个能慢点长大的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需要做的的就是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我们的智慧。
成长不可逆,让我们做学习型的父母,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