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樊登读书-书评群读书一文叙一书(推荐)
为什么不同大陆上人类的发展速度如此不同呢?|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为什么不同大陆上人类的发展速度如此不同呢?| 枪炮、病菌与钢铁

作者: 小马看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3-08 15:08 被阅读0次
    豆瓣分8.7(42450人评价)

    为什么到公元1500年,不同大陆之间的文明差距会这么大?有些已经开始步入工业时代,而有些还是使用石器的农业社会,甚至更有些还是靠狩猎采集为生?

    为什么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世界财富和权力集中于欧洲、东亚和北美?而不是别的一些地域的或者原始土著的民族手中?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

    本文分享的是美国作家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德雷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基金及全国地理学会伯尔奖,在《发现》、《博物学》、《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过论文200多篇。

    书中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并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以详尽的考古和生物学材料,深刻地剖析了人类历史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大历史不可多得的读物。

    对于以上的问题,在全世界对历史因果关系的综合研究中,已经受到大多数历史学家的冷遇,这被认为是提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类貌似总是擅长从细微处着手,对于大而宏观的因果问题总是不那么得心应手。

    下面让我们跟随贾雷德的脚步,一步步拨开这些问题的迷雾。

    波利尼西亚地理位置


    第一部分: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人类从700万年前到1.3万年前上一次冰期结束的进化历史的结果表明,某些大陆上的人类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得了对其他大陆上的人类发展的领先优势,差异在这时开始出现。

    人类近现代就有一个活生生的离我们不那么遥远的有详实记录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因为环境差异导致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发生的历史悲剧。

    波利尼西亚的莫里奥里人和毛利人的历史冲突事件

    公元1835年,几百个毛利人带着枪支、棍棒和斧头乘船到了莫里奥里人居住的查塔姆群岛。趋向和平的莫里奥里人的和平提议还未发出,毛利人就已经开始全面进攻,以屠杀征服了查塔姆群岛。

    要知道他们祖先都是1000年前有着同样农业及文明程度的移居新西兰的波利尼西亚人,但是两个民族所居住的岛屿环境差异巨大,致使从1000年前同祖辈分化后各自进入了完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轨迹。

    毛利人的岛屿温暖适合农业发展,而莫里奥里人所在的查塔姆群岛寒冷不适合热带作物生长,因而不适合发展农业。移居查塔姆群岛后的莫里奥里人直接从最初的农业社会倒退到了狩猎采集社会。而没有农业也就没有人口的暴增,没有人口也就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建立其文明的行政体系去管理和发展军工业。社会发证程度的不对等,导致了1835年悲剧的诞生,这也是工业时期的农业社会对狩猎采集社会的征服。

    莫里奥里人和毛利人的历史,从一个小的剖面验证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此考究模型说明不同大陆上时间更长、规模更大、但更少为人所了解的社会辐射性进化,为什么有的成了帝国?为什么有的还处在狩猎采集时期?环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和人类自身的生物学或者种族差异是无关的。

    南美洲印加帝国版图

    另一个最具代表和戏剧性的例子,是欧洲人对拉丁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征服,这不像毛利人和莫里奥里人的冲突局限于一小片地域,这是来自不同广袤大陆间的冲突。

    公元1532年皮萨罗带着62名骑兵和106名步兵,俘虏了当时正统帅着足足有80000印第安人军队的印加王,并且自己未损失一兵一卒。

    为什么实力这么悬殊的两拨人,最后的胜利者却是皮萨罗?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就是军事装备上的差距。来自中世纪后欧洲的皮萨罗虽然人少,但是每个人都是钢刀、盔甲,并骑着战马带着枪炮,虽然那时的枪炮还只是最初的落后的火绳枪,但是发出的巨响也足以对印加人造成极大的心理震慑;另一边则只有青铜棍、狼牙棒、斧头、弹弓、石头和护身软垫。

    第二,因为印加帝国的民族认知和文化程度上与当时的欧洲人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对等。此时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阶段,科学革命也已经在起步,并且欧洲各国内部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冲突与战争。再加之因为印加王获取的关于皮萨罗的信息不全等,导致的判断失误,让他抛开了他的大军走进了皮萨罗设在卡哈马卡的圈套。

    第三,病毒瘟疫在拉丁美洲的肆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虽从未到过印加,但是西班牙移民带到中美洲加勒比海的天花病毒,经陆路传播到南美,让团结一致的印加帝国开始分裂,并于公元1526年直接导致印加帝王和他的直接继承者死亡,自此帝国内部爆发了皇位之争。此时的印加王刚平定内乱避免了印加帝国的四分五裂,但是这分裂形势仍然存在,并被皮萨罗加以利用。

    很多人可能对欧洲人自身已经免疫但是携带的病毒带给新大陆的灾难不清楚,我这里列一组数据大家看了可能就明白了。有统计数据预估,美洲近95%的美洲土著都死于此类病毒所带来的疾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美洲大陆土著人口有近1亿,人口比例占据着当时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而这也造就了现代最大的人口变迁:欧洲人对新大陆的移民,以及随之发生的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征服、土著人数减少或完全消失。

    现代粮食


    第二部分: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解答以上问题的最重要的一组终极原因就是:粮食生产(通过农业种植和畜牧来生产食物而不是靠狩猎和采集野生食物)的出现和传播,使人类社会逐步发展并最终产生了使皮萨罗取得胜利的直接因素:枪炮、病菌和钢铁。

    为什么要驯化动植物(虽然这个问题看似很愚蠢)?农作物和动物是如何被驯化的?以及粮食生产的传播速度为什么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带着这些新的疑问,让我们看看,为什么粮食生产和传播是最重要的一组人类社会发展差异的究极原因。

    动植物驯化生产有五个确凿无疑的独立诞生地:中国、新月沃地、中美洲、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美国东部。最早的中国和新月沃地大约是公元前8500年(10500年前),其中在中国被独立驯化的动植物有猪、蚕、稻、黍(本地域动植物)。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类驯化动植物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这个问题看着貌似很愚蠢,毕竟狩猎采集社会的劣势显而易见。可从事农业真的比狩猎采集来的更有吸引力么?因为有研究表明,从事农业的工作时间比狩猎采集时期高的多,身体素质也差的多。

    对于这一点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还没有确信无疑并达成共识的答案,但是在过去的10000年间,普遍的结果一直是从狩猎采集转变为粮食生产。虽然我们不知道答案,但是可以找到4个主要因素说明竞争优势属于粮食生产。

    1、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了,资源匮乏甚至消失。

    2、获得野生可驯化的植物的可能性增加,末次冰期(时间约是11500年前)的结束后,气候的变化让野生谷物产量面积增加。

    3、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和贮藏技术在狩猎采集社会里日积月累的发展中,促成了植物驯化无意识的第一步。

    4、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的相互作用关系,催生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这四个主要因素都促使人类偏向于粮食生产。

    那么植物是如何被驯化的呢?

    植物驯化过程种,我们人类不过是无意间“驯化”了植物得成千上万种得动物之一。植物的扩散传播演化,离不开任何对它们感兴趣的动物的直接或者间接的传播,比如依附于动物皮毛、被动物吃下而带到另一个地方排除种子等。虽然这是无意识的,但是这样确实也是对其栽培和演化的一种方式。所以无意识驯化的第一阶段对于动物来说,就是采集可以吃的果实的种子,或者说从可以吃的果实中做筛选。

    然后再按照果实的大小、味道、果肉多少、是否有子、种子含油多少及纤维长等标准去有意识地选择驯化植物,为了食物为了取暖为了生存。

    再加之人类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依据产出的多少、生长周期的长短,以及种子传播机制、发芽抑制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的选择,而让被选择的植物的这些特性经过一代代育种,变得与野生或者祖代不再一样,从而更适合农业种植。虽然这些不像果实大小一样引人注目,且彼时的人类并不清楚其科学的原理,但对于被人类选中的植物来说,这就是“自然选择,物竞天择”的一部分,人类只会选择对其有用的。

    而在被选择的植物种,确实有些作物天生就适合做农作物,比如:小麦、大麦、豌豆等。有些则是驯化某种植物时附送的,比如之前就是杂草的黑麦、萝卜、甜菜、韭菜和生菜等。

    高原地域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植物驯化生产有五个确凿无疑的独立诞生地,但是为什么全球如此广袤的陆地上,驯化只发生在这几个地域。同样是肥沃的地区,为什么有些地方没有独立的农业出现?为什么有些地方对植物的驯化要更早?

    答案就是地理和生态环境上。同样的气候或者肥沃的土壤,不代表有同样的野生植物可供驯化,有些地区先天就有多得多的便于驯化的野生植物供其选择,比如新月沃地;而有些地区则很少,比如新几内亚和美国东部。 生物多样性比例高、植物种类丰富等环境因素有重要的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这难道和不同地域的人种的生物学差异无关么?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人类从狩猎采集时期到农业革命时期,中间间隔有几万年之久,所以人类其实已经和大自然打交道了几万年之久,从现如今位数不多的狩猎采集社会新几内亚人来看,从事这样事业的人类可能比我们想象种的对植物的认知要多得多,毕竟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

    其次,作者列举了新几内亚、美国东部等一些详尽的例子表明,粮食生产在一些现在开来应该独立诞生的地区但却未能真正出现的原因,和族群或者生物学差异无任何关系,仅仅是生物区分布和环境使然。

    又或者说,是否因为有些地区狩猎采集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当地的农业革命竞争不过狩猎采集模式?这个说法也很牵强,我们要知道到末次冰期快要结束时,大多数大型的哺乳动物在澳洲和美洲已经灭绝,自然资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丰富,可是他们也并没有发展出独立的农业。地理和生态环境对独立农业,起了决定性作用。

    野马群

    聊完了植物,我们再来看看动物是如何被驯化的?

    动物的驯化(不等于饲养和驯养)对人类社会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可估量。因为驯化的动物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肉食、奶制品、肥料、陆上运输、皮革、军事手段、耕地、毛绒以及病菌。所有被驯化的动物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型的哺乳动物也是本文的重点,除去鸟类、昆虫类、猫、犬等。

    动物驯化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10000年后才开始到前2500年,也就是说是末次冰期结束后才开始了动物驯化,公元前2500年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有重大意义的动物驯化了。大型哺乳动物重超过100磅(90斤)的,在20世纪前只有14种被人类驯化,最最重要的有五种,包括猪、牛、山羊、绵羊和马,这五种对现如今的全世界而言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被驯化的14种哺乳动物的野生祖先的13种都在欧亚大陆,除了南美的羊驼。

    动物的驯化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就像人类婚姻的维持需要多维度因素一样缺一不可,动物的驯化也是(这会在后文说到)。

    大型候补的可驯化的哺乳动物的种类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少的多,只有区区148种,相对比植物种类来说更是少的可怜。成功被驯化的动物,几乎清一色地产自欧亚大陆,即使全球各大洲都有与被驯化的动物相似的物种。因此可以说动物未被驯化的原因不在于古代人类民族自身,而在于动物本身,对于这一点书中也有详细的论述,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这14种被驯化的之外的野生动物,在科学革命后的现代人类的努力下仍未能成功。

    那些“注定要永远是野生的动物”,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的某一方面的问题:

    日常食物:食草类动物的进食能量转换通常只有10%,就是说要喂养900斤的牛,需要9000斤左右的草料。而且有些动物在饮食方面还有严重的偏向性,不像猪和牛等那么不忌口,这也就淘汰了一部分。

    生长速度:必须要能迅速生长,没人愿意为了肉食花15年左右的时间去饲养大猩猩和大象。

    圈养种的繁殖问题:有些动物的求偶程式非常复杂或者像人类一样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交配。

    凶险的性情:一些动物天生有外在的和潜在的凶险,就像猎豹、狮子、老虎和河马等。河马每年杀死的人比非洲任何其他哺乳动物都要多。

    容易受惊的倾向:一些动物觉察到危险和不安时,神经异常紧张、动作异常敏捷、反应也异常大,圈养对它们来说还不如撞死。

    群居结构:有些动物群体中,有一种完善的优势等级,群体占据重叠的生活范围并不互相排斥,比如马、羊、牛和狗等。比如,一个野马群包括一匹公马,多达半打的母马和一些小马驹;母马按照类似字母表的顺序支配着排在其后面的母马,就像母马A支配着B-Z的所有的母马;马群行进的过程中,固定的是级别最高的母马居前,再是排其后的母马,公马殿后。

    大陆轴向图

    粮食出现的问题解决了,那么粮食的传播为什么在有些地区快?有些地区慢?毕竟这也是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环节。

    对于这点,本书中提出了“大陆轴线走向差异”的理论。依据各大陆东西以及南北距离的差异,作者认为欧亚大陆是东西轴向的,美洲和非洲是南北轴向的。东西轴向的大陆,其粮食传播速度远高于南北轴向的大陆。

    最能说明这个差异的就是“抢先驯化现象”。它是指某种作物的在大陆上的迅速传播,可以阻止其他地区对同种作物或者相似作物的驯化,因为已经有了驯化的物种,再去驯化同种类的作物是没有意义也是不划算的。

    东西轴向的欧亚大陆的新月沃地和欧亚大陆地区,相同的作物都是一次性驯化的,并不存在在多地同时被驯化;而美洲则是频繁地多次驯化,这也就证明了作物在欧亚和美洲以及非洲的传播速度上,比欧亚大陆得更快,这些也都是有实际的考古和遗传学论证的。

    再者,同纬度的东西两地,白天的长度和季节的变化完全相同,也往往具有类似的温度、雨量以及所需的动植物环境和气候,这些对于种植至关重要,动物也是。而欧亚大陆的优势在于它有着处于同一维度的最广阔陆地,同时各地域之间的直接或者间接阻碍更少。

    农业革命后的人类从事种植或者畜牧后,开始了定居的生活方式。定居缩短了相比采集狩猎社会的生育间隔期,不再因为奔波劳累而限制婴幼儿出生;同时也使得囤粮慢慢发展起来,催生了专职工作者。

    独立驯化或者农业发达的地区能提供更多的粮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类,人口会随之增加,为人类带来文明发展的力量。

    枪炮、病菌以及钢铁随之诞生。

    文丨七日看书

    编辑丨七日看书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不同大陆上人类的发展速度如此不同呢?| 枪炮、病菌与钢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ya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