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莫泊桑的短篇《珠宝》,真正意识到其小说的讽刺意味,情节引人入胜,结局耐人寻味。

《珠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内政部科员布朗先生在一次聚会上,对一个姑娘一见钟情,姑娘家道中落,布朗先生表白成功。结婚后,妻子将家务收拾的井井有条,丈夫生活很幸福,然而妻子有两个不良嗜好,一是听戏、二是买假珠宝。其实,这不算不良爱好,但对于收入一般的家庭来说,有点不协调。情节很快斗转,在一个冬夜里,妻子从歌剧院回家,染上风寒去世了。
布朗先生很难过,时常怀念妻子的恩德,有她在时,生活是多么幸福,吃穿无忧,而今妻子走后,生活反倒拮据起来,布朗不得已打算将假珠宝出售,来到珠宝店却被告知这是真珠宝,而且价值不菲,布朗喜极而泣,但是随后意识到这些珠宝来路不正,妻子很可能和别人鬼混才得来这些真珠宝。他郁闷的气晕了,醒来后打算把所有珠宝全卖掉,当做自己继承的遗产。卖珠宝之后,他得到了二十万法郎,开始过上了逍遥的生活,辞职、喝洋酒、看从前不喜欢的戏剧、最后找了一个正派的太太。
我想这篇小说最大的意义是讽刺,从读者的眼光来看,一对夫妇非常恩爱,男才女貌,一段良缘,而丈夫看不惯的也不过是妻子听戏、买珠宝。小说的冲突来源于妻子去世后,丈夫莫名发现妻子以前买的是真珠宝,而妻子很可能不忠于自己,但是他还是很怀念从前的生活。生活逼迫他去卖珠宝,甚至忍受屈辱去接受那些并不属于他的珠宝,卖完珠宝后,他的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对他来说,曾经的感情不过是虚假的美好,自己的伤心也不过是一厢情愿。但是他没钱,他只能靠这些遗产去挥霍时光,将从前没有享受过的物欲填满生活。有钱之前,他也不过是一个不幸的丈夫,有钱之后,他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傀儡。
这些年,明星们有很多因为争夺遗产而闹的众叛亲离的现象,季羡林先生的儿子算一个,冰心的孙子算一个,侯耀文的儿子也算一个。老人在时,一切和和睦睦,身死之后,人人都改变了嘴脸。所以,我怀疑,一个人的生活中藏有多少虚假呀!为了物质,可以置亲情不顾,甚至可以向布朗先生那样,苟延残喘的继承那些属于妻子情人的珠宝。世间不过一场闹剧,有钱人的把戏从来都是金钱二字!
左拉在莫泊桑的葬礼上评价他:“读他的作品时,可以笑或者哭,但永远发人深思。”通过这篇《珠宝》,我们可以读到两人结婚后的快乐,妻子死后的悲伤,丈夫知晓妻子把戏时候的悲哀,以及作者对布朗先生,对那个物欲横流时代人心的嘲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