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雷军在小米走的是激进路线,那么王川就是小米激进路线上的稳定器。
1993年王川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当年的王川出道即巅峰,校园风云人物,毕业季猎头公司登门不断。同样,王川也是受《硅谷之火》影响,放弃手中稳定高薪工作,拿着5万元,开启了长达25年的创业历程。但真正让王川实现财务自由的是其第二次创业经历——创办雷石科技。
1997年王川创立雷石科技并自封公司总经理。有了职衔总得干出一点业绩,次年雷石科技就参与了微软主导的维纳斯计划,并和当时的家电企业都有广泛接触。后来王川感慨道:“作为一个程序员,若不是当年与那些家电企业接触学习,怎么会知道其供应链成本如此之巨大!”也正是这宝贵的经验,挽救了雷军一命、挽救了小米一命。

2011年10月小米1发布,极致的配置超低的价格,让小米手机一炮而红。
2012年8月小米2发布前夕,在小米联合创始人会议上,有过硬件供应链经验的王川给雷军狠狠的敲了一下警钟。王川直接问到雷军:“雷总你应该没有做过硬件吧!在座各位好像也都没有做过硬件,那么我来给简单的讲一下硬件供应链。”
“按照制造厂商的设备生产,一台市场售价2000元的手机,假设每个月生产100万台,每个月的压货资金是20亿元,因为我们(小米)对手机品质要求极高,开一组模具需要2到3个月时间,实现量产制造也需要2到3个月时间。所以如果小米手机一旦遇冷,我们的风险就非常的大,手机一旦不卖座我们甚至会亏损几十亿。”

王川的话点醒了雷军,自从这次以后雷军就多次提出,去库存战略,把公司和产品在真正意义上做轻。对于小米供应链端出货量降低了,采取了保守阶梯出货方案。但是对于购买小米手机的用户来说,想买到小米手机难度就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小米刚刚创立的头两年,想买一台小米手机必须要在二级市场加价几百块才能够拿到。
在王川提出这个痛点之前,很多手机大厂为求硬件的最高利润,大批量的下订单。稍有一些供应链常识的都知道,走量才能够低价!所以所有厂商都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把库存做到承受的极限。这样做对于华为这样大型科技公司或许还可以承受,但是与对于小米这样的初创公司,一次产品失败,就意味着整个公司死掉。
此后,雷军理解供应链的危险性以后,选择了少量出货少量卖的方式减少资金压力,导致市场需求常常供不应求,很多厂商把这个当作小米炒作手段,其实各大厂商都知道这个库存管理最好的办法。

2012王川和雷军看到了电视可以被互联网化,做电视端口需要有内容作为支撑,但是小米不具备内容的生产能力,所以就采取了多方合作的方式来敲定线上内容。线上内容有了,智能电视盒也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川刚好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与各个电视供应链端都非常熟悉,就这样小米就一只脚跨入了互联网电视领域。但刚刚起步的小米,最开始的几个工程机器和创维、阿里合作开发的智能电视相比,就是石器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与追求极致还是相差甚远
2017年小米智能电视经过多代版本迭代,小米电视完完全全继承了小米手机的衣钵,依旧是“价格厚道,品质极致”。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2018年电视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战一触即发;
王川已经表示2018年小米电视将会采取补贴的方式来扩大销量,来获取用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