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方法论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读书摘要‖小说坊八讲——第一讲:语言

读书摘要‖小说坊八讲——第一讲:语言

作者: 安凌年 | 来源:发表于2016-05-25 10:39 被阅读88次
    读书摘要‖小说坊八讲——第一讲:语言
    写在前面的话:一直想找一本能指导写作的书,在图书馆偶遇张炜老师的《小说坊八讲》,借回来之后认真阅读,如获至宝。在此将书中精华整理归纳分享给诸位简友,还望共勉,也希望听到大家的想法及经验建议。

    文字的表象

    读一本书,最先接触的是语言;判断一部书写得如何,也要从语言上鉴定一番。小说语言需要读者自己去食用,而不像电影剧本通过导演和演员的二次加工更具视觉艺术。文学语言要求读者首先在心里“还原”它。

    作家对作品的语言要求苛刻,敏感较真,无论是自己写作还是看待他人文字。文字在他们手里成了机器零部件之类的东西,通过反复拆散再组装,直到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某种表述效果为止。这种劲头有时会令人吃惊。

    网络时代以后,表面上看写作已经有点泛滥。人人都可以随意写作并通过互联网分享出去。书店里不乏语言粗糙随意、胡言乱语的印刷品,但这些都只是虚浮于表面的泡沫,是我们民族文学世界的边缘。当我们走到中国语言艺术的内部和核心,看到的一切会完全不同。那里蕴含着一个民族几千年建立起来的卓越的审美能力,是“泡沫”之下的水流本身,澄澈而恒远的流动。

    虚构从语言开始

    好的小说不能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所以世界上不存在想象奇特、描绘丰富但语言粗糙的作品。在文学写作中,一切都绕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和核心,而非外部的装饰。文学的全部奥秘都是在文字的貌似沉默中完成和呈现的。

    小说赖于虚构,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语言开始虚构。这里的“语言虚构”指人物说话的方式,以及描述和讲述的方式。一部好的小说里,无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都是独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它们带着作者自己的烙印,并非是用他人的腔调来讲自己的故事。小说写作不能亦步亦趋的移植或模仿大众和社会语言,否则写出来的东西既粗糙又平庸,甚至成为四不像。

    小说语言是用来阅读而非朗读的,这和生活中的语言有很大区别。从无声到有声,语言经历了类似于发酵的过程,因此是“源于生活异于生活”。让语言方式走入虚构,形成作家个人的,才算真正地走入文学写作。

    造句和自尊

    写作就是接连不断的造句,就是创造出一种能够吸引别人的话语方式。作家用与众不同的说话方法来表达思想和故事,这里就涉及了自尊心问题。越是好的写作越是显示了自己的自尊,别人常用的一些词或句子,就得注意回避。稍有自尊的作者都该写出自己的文字,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抄用别人的字句。

    我们的没有见解、跟从潮流、盲目依从往往就是从一个个句子开始。先是丢掉了自己的句子,接着是整个的语言、整个的观点。有时遇到一件事,我们不是关心事物的真实情形如何,而是首先看别人、看权威人物或大多数人怎么说,然后跟上去附和。这就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幸,而不仅仅是糟蹋了我们的文章。

    文学创作最需要且最基本的,就是从时尚和潮流中走出来,拥有自己的造句方式。坚持自己的一份是困难的,但就像电脑储存,相同文件是要被删除的。只有形成了独有的一份,才有保存下来的价值。

    方言是真正的语言

    方言是一方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东西,是生命在一块地方扎根出土是发出的一些声响,是真正的语言。城市有城市的方言,小巷有小巷的用语,只要是一方水土,就会养育一方人。

    从方言到普通话的写作,中间不得不经历“翻译”环节,一经翻译,方言中有些复杂别致的意蕴就要失去一些。因此如何把这种损失降到最小,是作家们该努力的目标。作家要尽量把原来方言中的某些最珍贵的东西、一些元素保存下来,但又要遵守普通话的一些规范,服从大多数人交流的需要。

    如果写作者不进行转译,那么作品只能滞留在一个狭窄的地区里;若是直接使用普通话去思考和写作,语言可能缺少一些纵深感和立体感,一些余味,于想象不利。因此,作家在自己写作时,要自觉地完成方言到普通话的转换,并且将其养成一种习惯。

    韵律、起势及其他

    写作是伴着默读进行的。句子在心里一打磕绊,我们就得改动它。现在虽不是写赋时代,不需要讲究队仗,铿锵有力和一唱三叹,但也不能一切大撒手,不管不顾地堆砌文字。汉语言的奥妙、规律性的东西仍然要在暗中制约我们。强调语言的声韵和节奏,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当代小说语言,每个分句都有一个“起势”,这差不多等于“离地”那一刻的姿态。语言是有角度的,如果每一个分句都在起势上有角度的变化,那么由它连接起来的语言就加大了动感,活泼了起来。除了句子有角度,词汇也有方向。近义词、反义词即方向相反,同义词就是方向接近的词,但仍有偏差。行文如行路,我们在路上不断地微调词汇的方向,才能少迷糊、绕远路。

    现在进入了一个语言浮夸的时期,很多人写一句话,总是不自觉间将形容词、状语部分膨胀起来,不遗余力地修饰句子,最后弄得花拳绣腿,虚胖浮肿。语言中最有力量的还是名词和动词,他们是语言的骨骼,是起支撑作用的坚硬部分。如果重视它们,语言就会变得朴实有力;状语部分是肉和脂,太多就会影响行动。

    现在的时代要求文字必须有快节奏,必须简练,必须在最可能短的篇幅里容纳更多的信息,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语言上更专注和更用心一些。比如对标点的应用,它会影响到语言的韵律和行文节奏。在很多作者那里,有些符号好像已经废掉了,整篇只有逗号和句号。有的作者基本不会使用顿号,也不会使用分号,说明他们心里已经没有什么逻辑关系。他们最愿意用的叹号,动不动就用来表示强烈的态度,这有点虚张声势。用一个感叹号,把力量全押上去,如果再需要强调什么,就没有更好的方式了。

    第一讲思维导图

    附:《小说坊八讲》第一讲讨论部分摘要


    第二讲: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摘要‖小说坊八讲——第一讲:语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zz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