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知识付费: 精英化的重塑及互联网时代大众的焦虑

知识付费: 精英化的重塑及互联网时代大众的焦虑

作者: 尔夫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16:40 被阅读156次

    最近一直在思考:

    自己是在怎样的情境下,遇到了怎样的触发点,而选择使用微信丢掉QQ的。

    曾几何时,QQ全民隐身。

    灰色头像对着灰色头像,输入又删除,登陆又下线,删掉之前的空间消息,然后锁闭空间。

    2017年,又将是微信社交的一次转折点:

    朋友圈倦怠者越来越多,关闭朋友圈

    删除朋友圈消息,朋友圈三天可见

    不常联系人的内部测评

    这么多的伪好友,大尾巴一样的存在

    于是,我们选择离开,但无处可去,社交欲望被一点点吞没,我们成了社交倦怠者:社交吞没了社交,吞没了自我。

    回答前面的思考问题:

    每个人接触社交产品的时间不同,进入倦怠期的时间也不同。

    在2014年左右,QQ中隐身的朋友越来越多,空间动态也逐渐衰落。 为了躲避社交的焦虑感,于是进军微信,开辟新大陆,仿佛找到了一片净土:在这里,只有亲朋好友,没有陌生人。

    QQ隐身的一部分原因是QQ成为了我们的社交名片,不再是纯粹的熟人社交的工具,而微信此时更是大家通用的名片,好友爆棚,带来的是陌生人化的社交取代了熟人社交,我们的私密感消失,窥探欲减弱,最关键的是表达欲望的隐遁。

    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微信的不常联系人的功能,于是一些人感到了惶恐。话痨从微信消失,只留下一句话:你还在通过我的朋友圈认识我吗?分享达人下线,杳无音讯,仿佛失踪了一般

    又一次远离朋友圈,为什么?

    首先,个人的社交倦怠期来临

    倦怠总会有一个触发点,一个是年龄,一个是场景。

    年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不想行走在熙熙攘攘的朋友圈宁愿冷冷清清的过自己的生活。举一个小例子:同样年纪的朋友们进入了同一个倦怠期,如QQ推出了一个匿名发表想法的版块,但大家动态寥寥,我们懒得说话了

    场景的转变就是从学生到职场,我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社交扩大,微信人数暴增,圈子里越来越多的不熟悉的人,好友动态被淹没。

    其次,朋友圈生态变质

    朋友圈已经变成了微商圈、事业群,充斥了营销、鸡汤、代购、炫耀等,说好的朋友圈在逐渐弱化朋友的关系,简而言之,功利化取代了情感化朋友圈越来越广场化,私密感消失,就如同某人说的:我不想在这个平台表达自我了。

    亲密社交被弱化。社交软件一方面扩大了我们的社交,加深了彼此的联系,但物极必反,此刻,你有多久没有和你的朋友联系了,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懒,而是怕没有话聊。

    除了社交工具外,你也懒得打电话了吧。

    第三,社交对个人的羁绊越来越重

    社交的本质是认识朋友,互动愉快。而现代的社交担负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化气息,个人体验被覆盖。时间有限,一大部分精力被分配给可有可无的社交,人格面具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琢磨。

    我们的信任感降低,同情心弱化,不愿意去精细琢磨一个问题,认识一个人,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

    远离了朋友圈之后,你去了哪里?

    1,隐身存在。

    自然,最多的是住在了心里不想要表达,生活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说出来又能怎样呢?

    隐身存在于朋友圈,偶尔看看动态,但不发表评论;做了公益不展示;将朋友圈作为资讯的收发地,来这里搜集的是信息,而并非人脉。

    2,转战净土。

    在朋友圈生态失衡后,我们也在选择自救:我选择了可以记录生活的支付宝,选择了私密却又开放的微博,而其中自然也加了不错的好朋友,我们会在这里关照彼此。在那里简单记录自己的生活动态,发表下心中的烦闷。

    也有人去了陌陌,转战密聊,也有人转换了社交方式,去了各种直播APP等。

    我们想要什么?

    简单、纯粹、自由、舒服......想要一种平衡

    早先年的QQ,我们热衷于改网名,加陌生人好友。这其实反映出我们渴望社交的本质,但这个社交是有边界的。在这个空间里,一方面,我们渴望说出自己的隐秘的想法,渴望大家的安慰与认可。一方面,我们有保护隐私的欲望。

    后来,人人网出现,我们一大批人又转战人人,在哪里组建小部落,在表白墙上匿名表白,既满足了我们的窥探欲望,又可以展现真实的自己,活在当下。

    飞信一度是大家即时通讯的工具,可是缺少社交的平台,无法真正进入对方的生活,于是完成使命后被遗弃在所难免。

    微信的出现,一方面是一种即时通讯的工具,一方面是社交的平台,我们可以了解对方,沟通交流。但如之前所说,微信日益广场化,透明的无法表达自我。

    其实,作为用户,我们最终呈现的诉求就是:朦朦胧胧的社交状态,不能太透明,也不能太私密

    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社交才是一种平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付费: 精英化的重塑及互联网时代大众的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dr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