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内训师所开发的课程,充满了大量的信息。
我有一次辅导一位内训师,她的课程名称叫《XXX系统介绍》,光是教学PPT就有将近300页,每一页都有大量的文字、图表,她为难地说“我们这个技术系统的知识非常多,1天的时间根本讲不完,怎么办?”
专业技术类的课程选题,还包括产品知识、规章制度,比如《XXX钢材知识》、《5G知识讲座》等,这样一些课程通常包含了大量的知识信息,需要特别地进行设计。
1 减少需要记忆的信息量
大脑使用指南:人的大脑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并不能记忆大量记忆信息,所以大脑有一种遗忘机制,不经常用的信息很快就会遗忘。也就是说,即使你强迫大脑短时间记住很多信息,也因为很少实际使用,过段时间这些信息就会忘记。
比如,记单词,即使短时间背下整本词典的牛人,考试之后,这些单词很快就遗忘了。
再比如,我们记得我们曾经写的汉字吗?恐怕有点疑问,我们为什么经常提笔忘字?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很少写字,都是在打字,字的笔画怎么写,自然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让我们看看这种大信息量的课程。如果检查一下课程的学习内容,会发现大量的条文、图表和清单文字。
比如下图这种清单:
这样的知识信息内容,通常并不需要学习者记忆,只需要作为信息清单查阅就行。
学习者需要记忆的知识信息,只有一种:有反复提取重现需求的信息。只需要偶尔提取的信息,可以做成信息清单,可供查阅就行了。
比如,《XXX产品维修》中,设备检查的参数种类以及正常运行的数据范围,这是维修人员经常要记忆提取的信息,而设备的故障代码、表现及排除步骤,看起来似乎是很重要的知识,但它们并不需要学员工作中反复从大脑中记忆提取,所以并不需要记忆,只需要查阅。
下面介绍这种需要记忆的信息,应该怎么设计记忆活动。
2 将信息分类为5±2个组块大脑使用指南:大脑在一个短时间段(比如5分钟)中的记忆量,称之为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可以看做是大脑的“内存”。大脑“内存”容量更小,而且是分块存储的,存储的容量大概是3~7个。所以,短时间内,普通人最佳的记忆量是3个信息,最多不能超过7个。
那么,在课程设计中怎么应用呢?
(1)一次记忆中,信息的个数最好是3~5个,不能超过7个
比如SMART原则,5条信息,其实已经有点多了,必须要用到其他的记忆技术才能促使学员记住。
(2)超过5条信息,就需要将信息组合、分类,将一次呈现给学员的信息个数控制在3~5个。
例子:一个包里有如下物品,怎么记住这个清单。
苹果、钥匙、巧克力、纽扣、小刀、书、护照、信用卡、现金、相机包、耳环、太阳镜、充电器、剃须刀、电池、香蕉、T恤、牙刷、洗面奶、梳子、塑料袋
要一个个记住,显然是很困难的,解决方法是将它们组合分类:食品、随身钱物、个人护理用品、卡包等。
3 强制关联,将信息具象化
大脑使用指南:大脑不擅长记忆,擅长识别图像以及意义关联。如果需要记忆的信息包含在一张图形、图片或者故事情节之中,就可以被快速提取。如果需要记忆的信息组成了一条有意义的一句话时,也可以被快速提取。
对课程设计而言,就是需要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具象化、形成有意义的组合。
什么叫信息具象化?就是将信息关联到在一张有结构的画面或故事情节之中。
所谓有意义的组合,就是将几个信息以口诀、缩略词组合为1个信息。
典型的方法有:
(1)知识概念图
将知识点的信息,用一个动物、植物、情境来表达出来,这就是知识概念图。
(2)将知识点串联为一个故事
这个技巧是,建立一个故事的时空,将知识点放到故事的情节之中,随着故事的发展,诠释知识点及其意义。
比如,曾经有一位学员,讲解创业企业的各种股权术语时,就使用神雕侠侣这样的故事时空,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从入股、到股权变更到分红的故事,传递各种术语和名词,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3)口诀和缩略语
在英语环境中,通常是首字母的缩略语。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SMART原则、比如《简课工坊》中讲故事的模型STORY等。
在中文环境中,通常使用口诀。比如出差在外的朋友为了提醒自己别忘了带上:手机、钥匙、钱包、身份证,要怎么记呢?
答案不是分类,而是是意义组合,常见的是首字母组合:出门在外,伸(身)手要(钥)钱。
4 有规律地重复和强化
大脑使用指南:课堂上、生活中记住的信息,都是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存储的信息可以维持不超过36小时,信息的留存效率衰减按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断崖式下降。最终都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作用下烟消云散。要形成长期记忆,就需要科学的重复和强化。
形成长期记忆的强化方法主要有:
(1)有间隔地重复。不是不间断地重复,而是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时间节点进行重复。如下图所示:
在一个课堂上,每个知识点的复习回顾,每个小节单元的复习回顾以及每节课、每天的复习回顾活动都是干预遗忘的时间节点。
(2)重复强化的次数一般要在6次以上,所以一个有效的记忆强化学习活动,最好要有一定的次数。
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可能形成肌肉记忆。
(3)有变化的强化刺激。重复强化的刺激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视觉、听觉、触觉、社交等都是变化。
以下是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些刺激方法例子:
· 言语重复(听觉)
· 写(触觉)
· 记忆卡片(视觉、触觉)
· 记忆大转盘(视觉、触觉)
· 讲给别人听(听觉、触觉、视觉、社交)
(4)营造练习和实践的机会。这一点最重要,真正的记忆,属于自己的记忆,需要练习,特别是基于真实场景的练习,也就是实践。
比如孩子背唐诗,一般来说,简单强化已经够了,如果要让孩子对唐诗的意境有真切的认知和感受,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游学就可以成为一种选择。比如杜牧《山行》唐诗而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带孩子在一个深秋的季节,来一次枫林郊游,这种体验就是创建建构的好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