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你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会让你痴迷?看剧?玩游戏?这些事情是怎么抓住你的?你受了什么的驱使而沉浸其中?这些因素恰恰都是习惯的触发器。
触发器(Trigger)有哪些特点?
· 激励性和挫退性
激励让你想坚持或想拓展当前行为,有非常强化的作用。需求会被激励性的事情反复强化,比如马拉松运动员看到终点就想继续往前跑,看到旁边有人从他身边跑过去,他也想继续跑。挫退性的诱因让我们不做当前的行动,比如你在电影员院说话,别人对你说“嘘”,你就知道这个行动不能做。
· 积极和消极
积极的诱因会激励你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消极的诱因会让你越来越糟糕。这是触发器最重要的特点,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对触发器做出反应。
· 有意识和无意识
有意识指的是能留意到的,回推时能想到,比如当你摸到水杯时手突然弹回来,是因为水杯太烫了;无意识指你找不到触发器,比如你今天心情不爽,但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其实触发器可能是天气。
· 可预见的和意外的
可预见的,比如国歌响起时,所有人都会站起来。当你掌握的可预见的触发器越多,你越能够控制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意外的,骑自行车突然车链子掉了,可能会诱发你后面的一系列行动。
除了以上特点,触发器还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是来自内部,有的来自外部。当你对触发器的特点越了解,就越能够有效地使用触发器,来设置自己的相关行为可能性。触发器会触发内在的动机,为了那个需求你会做出行为,动机和触发器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可以直接使用的常见触发器有什么?
触发器的使用原则
多用积极、激励性触发器(短期和长期绑定,短期的让大象有力量,长期的让大象有方向)
内外搭配(外部动机挤出效应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在有意识地前提下,可以给自己设置外部激励,如打卡、金钱惩罚)
清晰设置(到中午13:00我就去读一页书VS我今天有空就看书;不要设置太多,触发器彼此会抵消)
因人而异(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