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和疏影上东墙

作者: 云帆1021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08:14 被阅读8次

大炮的[芳华]看完,被虐的不轻,但旋即便下载了严歌苓的原著,kindle的屏幕亮了一整天。最初看严歌苓的著作,是听人介绍说[归来]这本书,表现了某个时代家不像家,相互背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已经消失,只剩下狂热。看完之后的确感到很恐惧,那个时代的伤口,到今天已经大多愈合,唯有文人那颗敏感多疑的心,对于某些事依然无法谅解。

在[归来]看完后的一段时间,我遇到一个女生,恰好她的祖父,便是从十年动乱里走出,与她交谈了很久,大概万事有个准备总不为错,交谈中她给我看了她祖父的一幅草书,用中性笔写的,弯弯曲曲藏起无数无从得知的秘密。

在民国,但凡为文人,字便不会差,无论是硬笔或是软笔,大多能驾驭起来,这无关培训班们的事,大抵打字机还没能用上,手中的笔变成了唯一的战斗武器。到后来,文青们几乎人手一只钢笔。

所以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一个书法很不错的老先生,写草书用的中性笔。我回想决定成为一个百无一用的文人的历程,要从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一场期末考试说起,我爸搞来一只钢笔,按照今天的品味,大概就是10块钱左右,笔帽上绘着荷塘月色四个字;他跟我讲,假如期末考试,考的很好,这支钢笔就是我的。我唯一记得的关于那场考试,是数学的试卷,光光检查便足够三四遍,以及老师公布我数学满分的时候同窗诧异的眼神以及那一声声惊叹。然而我的心思,大抵不在此处,那一只描绘着荷塘月色的钢笔,才成了一种渺小的追求。

那时候的农村,还没有卖钢笔的商店,在那次考试之前,老师让我们带一支钢笔去写字帖。软磨硬泡之下父亲给我一支貌似已经不能吸水的钢笔,小明尖,黑色笔身,貌似也是金属的,于是硬生生被我用出了蘸水笔的感觉,写两个字,蘸一蘸墨水,那次记忆里,同乡的一位老先生的孙子,拿出了一支大明尖的粗钢笔,笔头金灿灿的,给当时的我一种华贵中带着土气的感觉,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从头到尾,没有蘸一次墨水。

所以你们当然知道为何我如此渴望一支我能用的钢笔了。第一次用那只钢笔的感觉早已淡忘,或许我可以虚构一下:在某个夜晚,外面飘着哗哗的大雪,我第一次给钢笔吸足了墨水,在薄的可怜的纸上写下自己的一生。蓝黑色的墨水,从一条逼兀的狭缝里吐出,一点一点挤压着纸面,于是分子们雀跃着在纤维上寻找到归属,安静地,悄悄地,轻盈地,淡淡的,像屋外的大雪似的,在笔尖犁出的一道浅浅的凹沟里安家了。

从此钢笔便悄悄的代表了什么,这我一直到后来,第一次写出满意的钢笔字时,才忽然体会到。这大抵要归功于对别人用的笔产生的好奇,铅笔的浓淡错落,原子笔的流转委婉,宝珠笔的从容不迫,再到油性记号笔的小头的稳重深沉。每一种笔都代表了一种别样的人生:发生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在分子与分子的摩擦之间悄悄的完成。初二的时候,老师第一次讲物理,第一课就是分子,那时候我才知道,无论什么笔,每次落下,只有分子与分子的摩擦,纤维大分子纤维对着色小分子的吸引。执笔的人手一抖,这种吸引或摩擦便换到另一处去了。

于是我大概就像打印机里的墨水或墨粉,在别人接受传送带与晶振作用或者沉醉在电磁场中的时候,我悄悄的在某个间隙,偷偷溜了出来。在那张纸上发出一些无意义的疑问。

假如你谈到文人,肯定不会谈到中文或是这些文人的母语,故而我也不懂,鲁迅是什么时候对中文失望的,就像我不懂仲尼先生有没有对中文失望过,鲁迅与巴金,都主张废除汉字,巴金更是投身到世界语的研究中,并大力推广这一新兴的语种;仲尼说过食色性也,后代却有人主张灭人欲,活生生的构建了男女之大防。

这道防线建立,实在是看不出好处。无论灭人欲的圣人们早早绝种,血脉不得流传,或是较之男子更为早慧的姑娘们无从择出心仪的佳偶,更甚者便如芳华里讲到诸女兵对于刘峰的态度:就像圣人惦记着你,多恶心啊,道德那么高了,还想着男女这些事,就像耶稣惦记着你,真叫人惊悚。更惊悚的是,怎么没有人想起希腊神话里宙斯祸害了多少良家才创造出丰富的神系,中国的图腾龙生九子又是祸害了多少奇怪的动物,仲尼先生还是把血脉传下来了,怎么没有人想到这些事?圣人不抱着爱你的心惦记你,但是却能把你当做生育机器?

自从腐儒先生们这样做了之后,而且还根深蒂固的传递了下去,这才让人晓得,文字有时不光是好的一面,它也会产生恶的一面。文字不一定能激发每个人心里的超我一面,使每个人达到神性的地步,却能引诱人在面对楷模时产生一种自惭形秽并将楷模划分到异类中去的行为,所以浙江的周树人只能借着九斤老太的话,恶狠狠的骂了一通,说,一代不如一代。

浙江自然没有一个叫周树的地方,婚礼的婚当初也没有女字旁。古人黄昏举行婚嫁,大抵也是为了让宾客早早回去不要耽误新人办事,偏偏这个婚字,好事者就作了新解,婚吗,女子不是昏了头要结婚干吗?但一想恋爱中的男人智商降低,女人直接就是没有智商了,倒也能说的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莫名其妙的被别人认为我能算命,偶尔也以此娱乐一番,然后就有不少女生,把我当做感情专家了。“大师啊,我们在闹分手,他一点也不尊重我。”劝分手又不听,说好歹这么多年的感情,然后分分合合终于在某天来跟我哭诉:你当时怎么不跟我讲。滋滋,小姑娘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莫说我没有这磨叽的义务,再说你来找我讲这种事,心里不是早有打算吗,只是要有生活的仪式感,找个人宣布一下无论他怎样差,我都不会放弃他。

以前的我是多傻,还耐心跟人讲,爱情是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的,他不能尊重你这个人,还谈什么爱呢?他遇到事情不在你的角度考虑,只想着他一个人,你真的觉着他心里有你的位置吗?男方跟女方忏悔,女方跟我哭诉,我劝诫女方,最后当然是选择原谅啊。

不得不说我写上一段的时候已经笑出声来,这他娘是什么鬼东西?然而近来又听说,在恋爱中有一种更为不可理喻的心理,就是喜欢的人喜欢她之后,她反而会不喜欢她了,大抵是觉着他既然都喜欢我了,他还有什么值得我喜欢的呢。在读过钱钟书的围城和张爱玲关于朱砂痣与蚊子血的文章后,我也算明白了一种情绪,大抵是以收藏别人的真心为宗旨,只关注量,不重质。

近来有一种很有趣的说法,即使世界上99%的人不喜欢你,不还是还有剩下的六千万吗?这种话我就不得不泼冷水,这六千万,你认识几个?

真正能做到几千万人爱慕的,甚至是几千万文士爱慕的,甚至是隔了好几代几十代还有人爱慕的,怕只有女文士了。多少文士们为她们的命运惋惜,晦涩的表达爱意,顺道也将女文士们选择的男人也骂上一骂,梁思成续弦之后松了一口气说不知道还有这种轻松愉快的日子,钱牧斋说水太冷不跳,司马相如竟然让卓文君写下闻君有两意,大抵文人都会酸溜溜的损两句,真不是个东西。

你老婆千万文人爱着呢,隔壁老王都排到三千里外了,以后千秋万世还有无数无数的人,继续惦记你老婆,努力从片言片语中寻你的不是,然后惋惜一声,生不逢时啊,怎么没能遇上这样的女子,不然就能救她脱离苦海啦。

文士已经算是一种另类的东西了,更何况是女文士。我并不是说才华是男子的专属,只是有幸得见女文士们小儿女态,娇憨可喜的时候,想到她们著作等身,学知渊博,那感觉会不会像看见了天山童姥?

前几日看到林徽因的信札,见猎心喜的发现她给沈从文的信件中,出现了那种娇憨可爱的小儿女态,怎么说呢,再老练的司机都没办法承受那种冲击,往往大呼一声,太刺激了,没想到学知渊博到如此程度的女文士,会有这种不加修饰的,嗲声嗲气似的,撒娇一般的话语。所以他们的夫君,若是心脏不好,得多难受!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与娇嗔动人的凡尘俗气,在一种灵性的驱使下共融,然而我们很少有幸能见到这种共融,只能从其著作中推测出一种强烈的反差:像天使有双黑宝石似的翼,像磕掉大卫像的某处然后装反,这艺术的眼眸忽然有了血红的兽性。

场外的观众们再渴望能把人性从艺术的团队里踢出去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兽性啊人性啊神性啊,不都是从人里诞生的吗,强行分开多可悲?神性与兽性未必不能相容,而兽性人性神性也难以区分一个高下:还是要看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嘛。

所以说这种事就像弹簧,压制的越狠,反弹的越厉害,而且就像破沙发似的,补了东边西边还跳出来。王朔就很老司机,无论是小白兔白又白还是什么斑驳的墙,大概也是迎来了性解放,感到无比的快意,那支黄黄的金笔,就收不住了。高级的司机们,但凡开车被人怼便立马振振有词:你咋不去看看陈独秀的乳赋?

诗三百,思无邪。孔子就不觉得男女之间,有什么大防,只要发乎情止乎礼,有啥不可?

距离芳华看完的时刻,约莫也有一天了。真正让我还未看懂的,是严歌苓写在最后一段的话,是我几乎忽略的一段话:

我们这一代都是多余的。我们是信仰平凡即伟大的一代人,平凡就是功劳,就是精英,好几十年我们平凡得美滋滋的。时代有它不可告人的用心,教导我们平凡了更平凡,似乎我们生来还不够平凡,似乎刘峰的一生没有被埋没在平凡中。同时埋没于平凡的还有一个能工巧匠刘峰,一个翻绝活儿跟斗的刘峰,一个情操人品高贵如圣徒的刘峰,一个旷世情种刘峰。本来刘峰平凡善良是无妨的,偏偏用他的平凡来大做文章,偏偏无视他可能的非凡之处,抬杠说他平凡就够了,就伟大了,足够被推举上大理石基座。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或许想到自己的一生,想到此生与林丁丁的错过,全因为他平凡,被塑成平凡的塑像,搁在冰冷的基座上。非得强调他的平凡,定性他的平凡,才能确保那份平凡的不变,平凡了,才好使唤;对我们来说,平凡的刘峰真是好使唤。于是误了他一生,尤其他一生的真爱。因为,偏偏天下女人在心底里,都是不信平凡的;尤其女人如林丁丁,千万年前该跟骏马一并儿,同属于最凶悍骁勇的酋长,怎么可能心服口服地爱上平凡?

情操人品高贵如圣徒的刘峰,到底平凡不平凡?

还是说他即将爬出竹篓的时候你们把他拉下来狠狠的踩了几下?

于是月亮悄悄的升起,又悄悄的落下。

相关文章

  • 月和疏影上东墙

    大炮的[芳华]看完,被虐的不轻,但旋即便下载了严歌苓的原著,kindle的屏幕亮了一整天。最初看严歌苓的著作,是听...

  • 月和疏影上宫墙

    文/子夜初 01 方堂第一次看到影月是在自家的土墙下。 那时候的月光明朗,影月坐在墙角的土...

  • 七绝 秋夜农院

    夜半无眠小院中,月高疏影错秋风。 东墙蔓草听虫唱,不羡世间功与名。

  • 瘦金体——书纳兰性德《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 七绝·冬晨黄花艳

    寒霄萧瑟白霜枝,寥落东墙疏影辞。 晨露黄花衰碧草,苍茫大地为谁痴。 注:平水韵(原创)

  • 疏影暗香月上梢

    雪里折红梅赋 红粉修来香国坐,青鬟拥向玉山行。五出梅花六出雪,美人林下立无声。方其联盟入社,下笔惊人。天公戏玉,世...

  • 【七绝】白露

    【七绝】白露 文/舟亮 黄花疏影印东墙,爱上西风几段香。 最是难堪唯草色,经由白露带清霜。

  • 七律·争寒

    微风昨夜上东墙,摘得蛾黄扑鼻香。 细雨忙催寒彻骨,孤檠闲染晚生凉。 新梅两朵留疏影,老木三枝着淡妆。 烛照廉纤花满...

  • 疏影临水和月眠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初初邂逅了这样的句子,便为之迷醉不已。当时并不知晓,诗中所写何物,只觉这两句诗美...

  • 【七绝】月投花影映东墙

    【七绝】月投花影映东墙 文/林海 欲赋诗词咏海棠, 月投花影映东墙。 露珠沾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和疏影上东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mq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