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弦琴(古诗文精品)古风美文原创文字集
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作者: 梦暖倾城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10:36 被阅读106次
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我家住二楼,窗前就有一树金桂。推窗香气浓郁。赏桂不用去满陇桂雨,家里就行。桂香之下,观越剧《玉簪记》,最喜“逼侄赴科”和“秋江追郎”那两出。秋天、秋桂、秋江,多美呀。珍贵的爱情,秀丽的风景,总是让人喜悦,忘却烦恼。

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秋江骊歌最可怜,难追檀郎鞍辔边。

木樨不识东君换,犹弄金黄几朵妍。

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玉簪记》简介:此剧是明高濂所撰。叙述南宋书生潘必正与陈娇莲(妙常)偶然与巧合的爱情故事。

书生潘必正与官宦之女陈娇莲是指腹为婚的夫妻,因金兀术南侵,陈娇莲在兵乱中与其母失散,几经波折,不得已投身在潘必正之姑母潘法诚所主持的女贞观中,庵主为陈娇莲归依并赐其法名妙常。

潘必正赴考不第羞于回家,亦寻思投靠女贞观庵主即其姑母潘法诚,因而与妙常在女贞观中相识。一日,陈妙常月下弹琴,潘必正爱慕道姑陈妙常的文采风姿,故意以琴曲倾吐心声,试探妙常心意,妙常碍于道姑的身分与礼教,遂回报琴曲婉拒。必正落寞告辞后,妙常卸下心防,禁不住吐露心意,却被躲在门外偷听的必正出声点破,两人心意渐通。

潘必正相思成病,妙常与住持来探望,书僮进安谎称妙常有治病之方,潘必正信以为真,精神大好,后来才知为进安所诓。陈妙常因见潘必正而心思飘荡,填词【西江月】以寄情思,寐于桌案。适时,潘必正闲步漫游,见妙常房门半掩, 挨身而入,见词中情意尽露,喜不自胜,欲偷取诗文,不慎惊醒妙常。妙常假意恼怒,必正唸出词句,妙常见无法再隐瞒相思情意,遂与必正定下盟约。

女贞观主持潘法诚怀疑侄儿潘必正与妙常情意相投,恐破坏佛门清规,于是严厉催促潘必正立即离庵赴试。潘必正虽难舍妙常,但见姑姑如此坚持,无奈之下只好不告而别、黯然而去。陈妙常闻讯赶至江边,见船已行远,只好雇小船追上,两人在江中,诉说相思情意,并互换定情之物,最后依依难舍,含泪离别。尔后,必正得中进士,迎娶妙常,两人一同返乡,与家人团聚,方知妙常即是自幼婚配之陈娇莲。

相关文章

  • 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我家住二楼,窗前就有一树金桂。推窗香气浓郁。赏桂不用去满陇桂雨,家里就行。桂香之下,观越剧《玉簪记》,最喜“逼侄赴...

  • 经典回放

    经典回放 经典越剧《碧玉簪》。

  • 越剧《碧玉簪》

    明代吏部尚书李廷甫之女李秀英,聪明贤惠,容貌秀丽,父母爱若珍宝。秀英年已及笄,尚待字闺中。李廷甫50寿诞之日,好友...

  • 观桂有感

    桂满树香满园怎堪风雨, 一夜雨落尽了满目疮痍, 人中年如桂树怎么比喻? 一好似折桂了心中欢喜, 一好似成了泥心内叹息

  • 观越剧《玉蜻蜓》有感

    苏州巨富申贵升,娶妻张氏乃千金。 新婚夫妻不和睦,游玩虎丘遇志贞。 法华庵中情愫生,留居不在归家门。 可怜染病命归...

  • 听曲叹

    上班途中,地铁上,依着车厢里的栏杆,闭目听曲,推送一悲凉歌曲而有感: 依栏,闭目赏悲凉,一曲肠断暗自殇。 众生各态...

  • 回归本质,始于劳动,成于课程 - 草稿

    ——听隋桂凤《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韩相福《价值观引领下的i课程建设》报告有感 今天...

  • 听曲有感

    耳畔常闻污浊声,心神烦忧气难平。今夜闻君丝竹音,如听仙乐自天临。丝丝妙音入耳来,漫天愁思化影去。莫辞再坐奏一曲,为...

  • 听曲有感

    花落杯中齿亦香,茶泡无色味犹长。 听君一曲东窗下,曲断情终泪两行。 竹简难书心中事,红笺写满眼前伤。 此情只应无人...

  • 听曲有感

    午夜怨曲失意多, 冷诗高歌不寂寞。 障碍穿破又如何, 徒留回忆相识过。

网友评论

  • 久龙_da61:好诗!好姻缘!圆满!
    梦暖倾城的小屋:@久龙_da61 昆曲的《秋江》文辞典雅,川剧的《秋江》是最幽默的,越剧的《秋江》缠绵悱恻。同一出戏,不同的剧种,不同的魅力
  • 独秀郛邑间:赏桂花观越剧,郁香中漫笔,此是何等的快意人生。
    梦暖倾城的小屋:@独秀郛邑间周福华 忙里偷闲罢了
  • 留住我吧:好文,雅
    梦暖倾城的小屋:@留住我吧 越剧的《玉簪记》由昆曲移植而来,更通俗,也更谑笑科诨,一出有趣的爱情喜剧。

本文标题:古体诗·赏桂听曲——观越剧《玉簪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tb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