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简单生活方式,更为珍视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并将时间与金钱投入其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小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穿上新衣服能够美上好久。
现在说给孩子买件衣服去逛某电商平台就能办到,孩子衣服多,有新衣服虽然也高兴也就几个小时。可能物以稀为贵,多了也就没啥感觉了。
生活变富足,现在每个家庭衣食住行基本都不是问题。生活的质量也都有着明显的改变,可是人们越来越享受不到幸福感。
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逐渐忽略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每日为了生计奔波劳碌,面对车贷、房贷、孩子的生活教育问题不得不努力工作。
生活上的焦虑与心理的空虚感无处释放,就有了剁手党,很多人选择用物质填补内心的空虚。但结果你拥有物质再多,内心的孤独也无法通过金钱填补。
走着走着我们变得迷茫,那就需要我们慰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很多人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应酬,家变成了吃饭睡觉之所。
我们的确需要工作,他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可是我们也需要拥有家庭。家本该是温暖的所在,是心灵的港湾。
“我们人类获得生存价值感有两个条件:一是职业活动中的成就感,另一个是人际关系中获得亲密性带来的满足感。
我们需要朋友,我们需要爱人,我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工作,除此之外我们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有这么一句名言:“人生就像一串数字,健康是1,金钱、地位、事业、爱情、家庭……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了这个1,后面有再多0也都没有意义。”
很多人都有着肩膀酸痛,头痛,视觉疲劳等问题。过劳死的问题也会时有发生。来自职场或者生活的压力,让人们出现了强迫症、洁癖、交通工具恐惧症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我们可是改变一下我们的生活模式。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有自主权的。
首先我们自己要知足常乐,不与他人比较。生活过得舒心自在就好,实在没必要与他人一争高下。
我选择过质朴的生活,虽然生活的淳朴,我却怡然自乐。我宁可在自行车上笑着生活,也不羡慕在宝马车里哭的人,我只过适合自己的生活。
我们让工作和生活最好能分开。工作期间就努力提高效率,减少工作占用生活的时间,用心感悟生活。虽然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每天都有着不一样的变化。
不是沿途没有风景,而是沿途没有探索风景的心情。唯有两个爱生活的人,才能在一路走走停停中,享受沿途风景,感受自然,感受美,感受爱。
幸福来自精神的富有。人越成长越会发现,真正的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定,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
曾国藩曾说“心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意思是,人唯有内心安定,精神才能够安定;唯有精神安定,身体才能够安定。
读书能让我们在纷繁错杂的环境里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声音,书中的智慧和道理,一点一点渗透我们的灵魂,完整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精神趋于富足。
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以书会友成为我们新的生活方式。
118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