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褒禅山

作者: 方华强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15:39 被阅读108次

    (此文写于2006年10月15日)

    近日,我和同事一起乘车前往含山县,游览了慕名已久的褒禅山。

    说慕名,其实源自王安石的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见闻、思辨发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的议论和感慨。

    秋游褒禅山

    穿过初秋薄薄的暮霭,一眼望去,褒禅山若隐若现地起伏在一簇簇茂密的树丛之中。山不大,也不高,就是江南寻常见的丘陵,山的南面有一块竖立的石碑,上面刻着集王安石手迹的“华阳洞”三个大字,遒劲沉着,字如其人。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在现代灯光的照耀中,一路曲径通幽,如临蓬莱,如入桃源,洞内的钟乳石形态万千,神采各异:昆山玉碎、沧海月明、黄鹤翔云、冷泉凝涩……各种美妙尽在目遇和想象的时空里呈现和翻飞。可以推想,九百多年前的那个黄昏,王安石一定也被此情此景旋得扑朔迷离,而偏在那个节骨眼上,火把将熄,众人便蜂拥而出。喜欢险与远的王兄惋惜不已,于是笔走龙蛇,写下千古名篇,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秋游褒禅山

    政治才干卓著、诗文名重的王安石后来经过百回千转,逐步由地方小吏升迁京城大员以至身为首辅,在宋神宗的时代可谓扛鼎人物,他以正直、坚韧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责任感,在当时的政坛推改革、施新政,试图实现富国强兵、惩治腐败、施惠于民的政治理想。然而改革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的百般攻击、诋毁和阻挠。王安石最终还是未能到达“险与远”的境界,而是过起了归隐钟山,骑驴吟诗的田园生活,正如他在一首词中所感叹的:念往昔、繁华竞逐……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这应该是封建社会士大夫们命运的共同写照,王安石当年游褒禅山时或许始料未及吧。

    秋游褒禅山

    当我的思绪还“行走”在北宋那段泥泞而清新的路上,抬头已出洞口。我想,现代灯光一路铺银撒雪,让我轻松走过一段险境,而当我回首来路的时候,也就如眼前那道天边的晚霞,轻淡得经不住习习的晚风。当我沿着那崎岖的山道,踩着那坚硬的石头一步一步向山下走去的时候,我的感受才开始真实起来、深刻起来,因为我明白了“险与远”其实就在你每一步不停地接近它的过程中。

    秋游褒禅山

    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的改革是成功的,正如列宁对他的称赞——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的“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的坚定意志,依然启迪和鼓舞着我们。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如火如荼的伟大变革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压力困顿、利益调整、得失进退等等的现实面前,更应该鼓起勇气,高扬起理想、信念的风帆,努力拼搏,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平凡的岗位之中,在平凡之中发一份光热,在平凡之中留一泓淡泊、守一份宁静。这样,你就会生动起来、充实起来、从容起来,因为你付出的是汗水、心智和情感的历程,这些便足以欣慰了。

    秋游褒禅山

    当暮色潮水般涌来的时候,旁边的寺庙传来悠远的钟声,褒禅山在我的视线里逐渐模糊了,但她留给我的启示却愈加清晰起来……     

    2006年10月15日

    秋游褒禅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游褒禅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z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