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

作者: 真没有冬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11:12 被阅读0次

北宋王安石曾写过一篇《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之所以出名并非因为它描写的山水景色多么峻美,文笔多么生动,而是因为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不就事论事,而是由文中的景色进而阐发深刻的观点,历来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特点。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被人广为熟悉的也不见得是描写了醉翁亭的文字,而是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载入史册。

王安石的塑像

在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下,文章的流传实在是需要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观点的。

我对褒禅山的熟悉和亲切主要是因为这座山就在我的故乡。

在人教社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选编了这篇文章。文章题目下面的注解分明写着: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北十五华里。这不得不让少年的我心生自豪。

褒禅山,我们叫褒山。少年时期,这里是我们经常去玩的地方。

那时,褒山还不是成熟的景区,没有门禁,不售门票,随便谁都可以自由出入。

春暖花开,褒山是我们踏青的好去处。

刚刚学会骑车的我和几个同学,一起顺着公路向东面骑去。下了公路,要走一段崎岖的乡间小路,凸凹不平的颠簸中,好不容易我们来到山脚下。褒山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玩的,四五月的野外,到处都是差不多的景色。最有意思的还是那个华阳洞。

这是个地下溶洞。溶洞里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钟乳石和据说能通长江的地下暗河。

华阳洞

走进黑乎乎而幽深的洞穴,我们拧开随身带的手电筒,在手电射出的光柱里,小心前进。忽然,会有蝙蝠扑啦啦的从头顶飞出洞外,总能引起大家的尖叫。走了一会儿,前面的同学说,到地下河了。于是这段探险就结束了。(现在的华阳洞里是有游船可以在水面通过的)

回过头再走,路就顺多了,大家也恢复了说笑。不久,走出洞外,重见阳光了。

这与王安石的描写几乎类似——都是半途而返的游玩而已。不过王安石凭着这短短的行程居然悟出了那么深刻的道理,真是应该好好点个赞的。

华阳洞是褒山最有意思之处。褒山的其他景色倒并不见得有什么稀奇。

现在的褒禅山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了。华阳洞前,还立了座王安石的塑像,底座上是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这是一句比较中性的评价,我倒觉得应该在底座上刻下那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比起那句中性的概括应该更有意义——当然, 这只是我个人意思。

现在的褒禅山

现在的褒禅山又恢复了寺庙、宝塔,这些以前是没有的——至少,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么齐整而庄严的院落。

三十多年前的同学,在春花灿烂时的相约,现在已经天南海北了。我也忘了是哪几个人了。还是王安石细心,多少年前的同行者都一一记录在文中的。

真有点遗憾。(胡晓斌)

相关文章

  • 【绚兮读古文之三】无限风光在险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本批

    【原文批注】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绚兮批注:交代褒禅山也叫华山,因为下文作者称褒禅山都是称华山...

  • 游褒禅山记(宋)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宋)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

  • 记得抄写

    游褒禅山记 宋 ·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

  • 褒禅山华阳洞

    山由高僧而得名,景由美文而流芳,洞由天然而奇绝。这就是褒禅山华阳洞景观的魅力所在。 褒禅山 褒禅山,旧名华山,坐落...

  • 司空图把诗歌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宋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

  •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 安徽游学第3天: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顾明哲 南京六年级 晴日,登褒禅山,山岩陡峭,石阶...

  • 褒禅山

    北宋王安石曾写过一篇《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之所以出名并非因为它描写的山水景色多么峻美,文笔多么生动,而是因为在文...

  • 褒禅山

  • 2018,7,17

    游褒禅山记 今入褒禅山,循王荆公之足迹,观其所见,于我心有戚戚焉。 从山门向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褒禅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zn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