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践行"改变从自己开始",改变以往总是唠叨、催促,过多地用语言去讲道理的方法,改为直接用行动。
老二早晨7点过一点我叫了一次,他其实已经醒了,却在床上翻来翻去不肯起床;我告诉他,我7:20会把早餐收掉。可是他依然在床上翻来翻去,一直到了7:20过了他才起床。7:20到了,我没有像以往的再去催促他,或者告诉他,再不起来就没有了早餐这样的话去“威胁”他,而是直接把所有的餐桌上的食物都收掉了。等到他7:30左右起来一看,桌上什么食物都没有,眼泪就包上了,可能是没有想到,妈妈这次说话居然真的就兑现了。感觉有点儿意外,有点儿突然。然后就开始哭闹着跟我说:“妈妈,我饿。”我说:“没关系,你到学校9:00幼儿园就有加餐,你可以等着下一餐。”可是他依然在那儿,又哭又闹。我心里当时其实也挺复杂,一方面觉得自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而且当时是不带情绪的,但另一方面,看到他出现这样激烈的情绪,心里也有些起波澜。我让他调整呼吸,平静之后再跟我说话,然后去洗漱,穿戴。都完成之后,他自己去冰箱里拿了个小花卷儿,啃了起来。
其实这个过程我觉得也挺难把握,我虽然行动坚持了,但感觉心里稍微一过就会带有一点惩罚、报复的性质在里边。当然我觉得今天表现的还不错的是,我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而责备他。只是事后跟他说:“你看这是我们家里的以后的用餐规则,你到点不上桌,我就收拾碗筷。如果你在餐桌上吃饭,随意下桌,那我就认为你已经吃完了。”
姐姐看到弟弟哭的那么惨,然后听到我说的关于早餐的规则,她有点怯生生地问我说:“妈妈,我们以后都是这样了吗?7:20过后就没有早餐供应了,是吗?”我回答是的。那一刻,我有一种杀鸡儆猴的感觉,哈哈!
今天还在书里读到“激发独立”这一章。其中说到:绝对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这个规则非常重要,所以必须要一再重复。然后里边讲到一个女孩儿,想让她妈妈帮助自己,给别人打电话。那个例子像极了那天晚上姐姐想要让我帮她收拾房间的例子。突然为我那天晚上的坚持默默在心里给自己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