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着小说学哲学
观《汉武大帝》,看儒道之辩。

观《汉武大帝》,看儒道之辩。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00:22 被阅读0次

    由胡玫总导演,陈宝国、焦晃等主演的《汉武大帝》,每集剧首都有“根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改编创作”的提示,以证其历史的可信性。

    截图

    前几日以“关于儒家与道家的一次大辩论”为题写了篇观剧札记。

    在近日读书中发现任继愈先生的《汉初黄老学派》一文中,恰有这一场景。我想或许编导组也读到了此文。且摘录之:

    汉景帝时黄老学派的黄生与儒家辕固生有一场关于汤武是否“受命”的论战。辕固生说“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这当然是“受命”(《史记•儒林传》)。黄生说“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同上),他强调“君臣上下之分”。辕固生的主张在于替汉朝取得的政权找经典依据,把汉兴比作汤武受命,是帮刘姓政权的忙。黄生的用意在于加强刘姓政权的统治秩序。因为刘家作天子已有三代,论证汤武受命,与当时的实际需要已远了一层。两人的动机都是替刘姓政权说好话,用心是好的。汉景帝看到这个场面,只好从中做点调解,说学者不讲汤武受命,并不算愚蠢,不要再争了。

    接下来的剧情也基本上按照任老先生的下文展开的。

    汉武帝是倾向儒学的,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即位,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汉书•武帝纪》),已经表现他倾向儒学而退法术纵横的性格。当时窦婴、田蚡并好儒术,赵绾、王臧都是申公的弟子,均习《鲁诗》。汉武帝初以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都是尊崇儒术的。他们提出建立明堂,草拟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要令列侯各自回国,并且揭发窦太后的亲属和宗室贵族的问题,要除去他们的贵族身份。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赵绾“请无奏事东宫”,欲夺窦太后的权。窦太后大怒,抓着他们“奸利”的事,当面责备汉武帝。这个十七岁的青年皇帝,在老祖母的指责下,只好免去丞相窦婴、太尉田蚡的职务,废除设明堂、改历服的事,把赵绾、王臧投入监狱,两人狱中自杀。

    这是两场儒家与黄老的尖锐斗争,结果儒家斗败。黄老居于优势。这期间淮南王刘安成书《淮南子》,也是黄老之学。

    直到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了,田蚡出任丞相,才“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史记•儒林传》)。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献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儒学才取得绝对的优势。从此,道家便在政治上失势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汉武大帝》,看儒道之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gi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