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概要:故事中的狐狸成精后在人间作威作福,但它为什么会怕一个农夫呢?其实狐狸对农夫的恐惧心理,可看成是对成语“惊弓之鸟”和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生动诠释。
当然更引申的意义来说,可以从从两点来阐述:②“树上开花”般地虚张声势不是毫无用处;①万事万物相生亦相克。
有农人耕于山下,妇以陶器为饷,食已置器垄畔,向暮视之,器中余粥尽空。如是者屡。心疑之,因睨注以觇之。有狐来,探首器中。农人荷锄潜往,力击之,狐惊窜走。器囊头,苦不得脱,狐颠蹶触器碎落,出首,见农人,窜益急,越山而去。
译文:有一个农夫在山脚下种地干农活,每每到了中午,妻子就会用陶器给他送饭,吃饱后,他就又开始干活儿,到了晚上回家的时候,他发现中午吃剩下的,装在罐子里的剩菜剩饭都不见了,陶罐就跟洗干净了一样,连续好几天都是如此。
农夫心里开始有所怀疑,干活的时候,就一边盯着放在地里的陶器,一边干活,不多一会儿,就真有一只狐狸跑了过来,把头伸进了自己盛饭的陶器中。
农夫拿着锄头蹑手蹑脚地走到了狐狸的身边,并用锄头猛力敲打狐狸,狐狸受到了惊吓,正打算逃跑,奈何头又套在了陶器里出不来,狐狸又痛又急地发出阵阵嗷嗷的叫声。
狐狸在蒙头狂奔中不小心摔倒了,打碎了戴在头上的陶器,它探出头来看到农夫,吓得急忙逃窜,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视线里。
后数年,山南有贵家女,苦狐缠祟,敕勒无灵。狐谓女曰:“纸上符咒,能奈我何!”女给之曰:“汝道术良深,可幸永好。顾不知生平亦有所畏者否?”狐曰:“我罔所怖。但十年前在北山时,尝窃食田畔,被一人戴阔笠,持曲项兵,几为所戮,至今犹悸。”女告父。父思投其所畏,但不知姓名、居里,无从问讯。会仆以故至山村,向人偶道。旁一人惊曰:“此与予曩年事适相符,将无向所逐狐,今能为怪耶?”仆异之,归告主人。主人喜,即命仆持马招农人来,敬白所求。农人笑曰:“曩所遇诚有之,顾未必即为此物。且既能怪变,岂复畏一农人?”贵家固强之,使披戴如尔日状,入室以锄卓地:咤曰:“我日觅汝不可得,汝乃逃匿在此耶!今相值,决杀不宥!”言已,即闻狐鸣于室。农人益作威怒,狐即哀告乞命,农人叱曰:“速去,释汝。”女见狐捧头鼠窜而去。自是遂安。
译文:就这样又过了数年后,山南有一个富贵人家的的女儿被一直狐狸精缠着,用什么办法都赶不走,一天狐狸精对那个女子说:“这些符咒什么的对我是没有用的,本尊我天不怕地不怕。”
女子假装很崇拜的样子说:“你的法术如此高强,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万物相生相克,你就真的没有什么能让你害怕的吗?”
狐狸精说道:“我以前有一个害怕的事,就是在十年前的北山上偷吃的时候,被一个带着斗笠的农夫拿着弯刀一样的兵器打伤了,还差点儿丢了性命,至今想起来我还是心有余悸的。”
女子把从狐狸精那里听到的话,告诉给了自己的爸爸,她爸爸想着可以用之前的那个农夫来对付狐狸精,但是他又苦于不知道农夫的姓名、住址,当然也就没有依据可以去查找了。
于是主人就暂派遣仆人们到北山山村去打听情况,仆人在路上偶然向人打听,并讲述了那个奇怪的故事后,旁边的一个人大为吃惊的说道:“你说的这个故事与我当年遇到的事情很相像,当时,我打伤了狐狸,然后,就不知道它逃到了哪里,不会是现在又出来兴风做怪了吧?”
仆人将自己在北山听到的告诉了主人,主人大喜,随即命令仆人用马车把农人接到了府上,并祈请农人帮忙赶走狐狸。
农人笑着说:“我以前是遇到过一只狐狸,并把它打伤了,但是,有可能主人您家的不一定是那一只嘞。而且,若是它能变化多端的话,还会再怕我一个农夫么?”
主人家再次祈请农夫帮帮忙,并让他穿着以前打伤狐狸的装备进入女儿的房间里,农夫进入房间后,用锄头铁的位置在地上敲打发出很大的声响,并大声吼道:“我之前找你找不到,居然跑到这里来兴风作浪了,今天碰到你,绝对不会再饶恕你!”
农夫的话音刚落,就听到狐狸在房间角落里,发出阵阵地哀嚎声,农夫于是更加胆气十足,并大声呵斥狐狸,狐狸吓得连忙哀嚎求饶。
于是,农夫乘着气势大声呵斥道:“速速离开这个地方,我就饶恕你。”狐狸抱头鼠窜地逃跑了,从此,府上恢复了平静,一家人也都相安无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