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臣张光晟,其本甚微,而有才用。性落拓嗜酒。壮年为潼关卒,屡被主将鞭笞。因奉役至华州,盛暑驰驱,心不平。过岳祠,遂脱衣买酒,致奠金天王。朗言曰:“张光晟身负才器,未遇知己。富贵贫贱,不能自料。惟神聪鉴,当赐诚告。”祀讫,因极饮大醉,昼寝于碑堂。忽梦传声云:“唤张光晟。”迫蹙甚急。即入一府署,严邃异常。导者云:“张光晟到。”拜跪讫,遥见当厅贵人,有如王者,谓之曰:“欲知官禄?但光晟拜相,则天下太平。”言讫,惊寤洽汗,独怪之。
后频立战功,积劳,官至司农卿。及建中,德宗西狩,光晟奔从。已至开远门,忽谓同行朝官曰:“今日乱兵,乃泾卒回戈耳。无所统,正应大掠而过。如令有主,祸未可知。朱泚久在泾源,素得人心,今者在城。倘收泾卒扶持,则难制矣。计其仓遑,未暇此谋。诸君能相逐径往至泚宅,召之俱西乎?”诸公持疑,光晟即奔马诣泚曰:“人主出京,公为大臣,岂是宴居之日?”泚曰:“愿从公云。”命驾将行,而泾卒已集其门矣。光晟自将逃去,因为泚所縻,然而奉泚甚力,每有战,常在其间。及神䴥之阵,泚拜光晟仆射平章事,统兵出战,大败而还,方寤神告为征矣。
叛臣张光晟,出身极为微贱,但本人有些才干。行为旷达不拘小节,极为好酒。壮年时在潼关当兵,多次被主将鞭打。因为奉命到华州公干,盛暑天气在太阳下驱马急驰,心中觉得十分不公平。经过西岳庙,就当了外衣买酒,去祭奠金天王(即华山神)。大声说:“我张光晟有才干有能力,却没遇到知己。将来是富贵还是贫贱,自己也不能预料。只有神聪明鉴察,希望能诚实地告诉我。”祭祝完后,因喝得大醉,大白天就睡在了碑堂上。
忽然梦到有人大声喊:“唤张光晟!”逼迫着他走得很急,进入了一处府衙,屋宇庄严,庭院深远。引导的人说:“张光晟到了。”跪拜后,远远地看见厅上一个贵人,象一个王者,对张说:“你想知道你的官爵俸禄?只要张光晟当上宰相,天下就太平了。”说完后,张光晟就惊醒了,汗流浃背,心中感到十分惊异。
后来张光晟因为累立战功,积功升至司农卿。建中年间(780-783年),德宗西狩(783年,泾原兵因未得到劳军赏赐而入长安,德宗逃往乾县,泾原兵拥立朱泚为帝),张光晟也跟着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已经跑到了长安的开远门,光晟忽然对一起跑路的同僚们说:“今天的乱兵,是泾原士卒倒弋罢了,并没有统帅,一定是在长安城抢劫一通就散了。朱泚(此时朱泚以太尉身分,闲居在长安)以前长期驻扎泾原,一向很得将士军心,如今他在城里。如果他收编这些泾原兵,得到他们的拥护,局势就很难控制了。事起仓促,他应该还没想到这里。各位能跟我一起去朱泚宅上,叫上他一起西行么?”
所有人都对此犹豫不决,光晟就骑上马奔到朱泚家,对他说:“陛下已离开京城,您为大臣,现在哪是您安居的时候?”朱泚说:“我愿跟着你西去。”就命套上马要出发,但泾原兵已经聚集到了朱宅门前。张光晟想自己独自逃走,被朱泚留了下来。但张光晟侍奉朱泚却十分卖力,每次有交战,都经常在战场上。等到神䴥之战时(《旧唐书》所记,此战地点是长安外围的神麚村),朱泚拜张光晟为仆射平章事(即宰相),叫他领兵出战,却大败而回,张光晟才明白了华山神先前的预言果然是真的。
《张光晟》亦出自《集异记》,载于《太平广记》卷三百零四,“神”类。张光晟在《旧唐书》中有传,但本文所记之事,并不见于旧唐书的本传,当是宣扬李唐正统,朱泚之乱,不为神佑的思想,意义不大。但从文中张光晟在泾原兵变初起时对局势的分析和劝说朱泚来看,他的政治眼光及判断力还是相当准确,而且也有行动力,确实“有才用”。可惜对其被系留后为何就铁了心跟随朱泚,没有说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