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魏韩三家分晋与天子尊礼的意义
司马光基于天子分封赵魏韩进行了长篇大论,说明了"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的道理。
但是还是有个悖论,就是尊礼却导致国破家亡,那么尊礼又有什么意义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
〔史记:商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中衍,季曰纣。纣之母为后。帝乙欲立启为太子,太史据法争之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乃立纣。纣卒以暴虐亡殷国。孔〔郑〕玄义曰:物之大者莫若于天;推父比天,与之相配,行孝之大,莫大于此;所谓“严父莫大于配天”也。又孔氏曰:礼记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俱为其本,可以相配,故王者皆以祖配天。谥法:除残去虐曰汤。然谥法起于周;盖殷人先有此号,周人遂引以为谥法。分,扶问翻。长,知两翻。卒,子恤翻。〕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
〔吴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立诸樊。诸樊卒,以授余祭,欲兄弟以次相传,必致国于季札;季札终让而逃之。其后诸樊之子光与余昧之子僚争国,至于夫差,吴遂以亡。宗庙之祭用牲,故曰血食。太伯,吴立国之君。范宁曰:太者,善大之称;伯者,长也。周太王之元子,故曰太伯。陆德明曰:寿梦,莫公翻。余祭,侧介翻。余昧,音末。〕
上文中,纣之母为后,太史据法争之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纣王名正言顺地上位,然则德不配位,倾覆成汤。
司马光认为尊礼可以保持君臣秩序,却不能保证因尊礼上位的人,自坏其位。
历史上有诸多废长立幼而倾覆的例子,恐怕也有很多尊重礼法而仍然倾覆的例子(商纣王,晋惠帝)。尊重礼法只能防止“天下以智力相雄长”而灭亡的原因,而不能防止君主错误地治理而灭亡的原因。坚守礼法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电视剧《大军师之军师联盟》里面,荀彧、崔琰誓死扶保曹丕上位,其目的不在一朝之储君,而在万世之礼法。他们要让儒家礼法来限制君主,或者说要让政治传统来限制君权。君主应该是礼法的代言人,而不是为所欲为的人。
2 智伯以骄致败与臣子保身之道
智家有三次臣子对家主的劝谏
智宣子选拔继承人的问题,臣子智果的劝谏
[2]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2]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第一次遇到"弗听",后面有很多,下场都不好。关键是 “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名字直接改成辅果了。这才是押上自己前途的真的劝谏,认真分析,做出选择,承担责任,结果覆巢之下,终得免祸:
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几句话惊心动魄。
还有一位谋臣叫智国,规劝也很到位,智伯还是弗听,智国的后果没有交代,估计不太好,因为赵襄子“尽灭智氏之族”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蚋、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再来一个,絺疵劝谏智伯,说韩魏有二心,智伯不信,絺疵请使于齐,远离是非,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也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夫,音扶。难,乃旦翻。〕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智伯之狂妄,韩魏之隐忍狡诈,絺疵洞烛心机可知也
智果,絺疵 君主不听还能避祸,值得我们学习
3 司马光的德才之辨和事与愿违
司马光认为用人顺序为: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 德胜才谓之“君子” >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才胜德谓之“小人”
下面关于人们爱才不爱德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夫德者人之所严,〔严,敬也。〕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易,以豉翻。〕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先,悉荐翻。后,户遘翻。〕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不过这些有个前提,就是好人做好事,有好的后果;坏人做坏事,有坏的的后果。
但是经济学中常常见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好人做好事未必有好的效果(王莽复周制),坏人为自己的利益却造福了后代(杨广与京杭大运河),所以司马温公虽然文采斐然,但是实际效果还是要分析的。
4 赵国的国家性格
智伯之败的过程中,韩魏的隐忍,和赵家的刚直表现十分明显,这种情况后面我们继续观察
5 立储的原则
这篇也介绍了两个立储的故事, 智宣子立储用才不用德,智瑶身死国灭。
而赵简子看德行立了赵襄子,赵襄子后来就在危亡中反败为胜。赵襄子确实是尊先君遗命死守晋阳。
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
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司马光是想说明德胜于才的道理。赵襄子是以德上位,如果不是赵襄子,赵家根本抗不过这回智家的进攻。但是礼教上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赵襄子是小儿子且非嫡子,是不应该立的。那就回到第一段的悖论:
如果违背礼教,赵家才能生存,那么赵家的生存重要还是礼教重要呢。
当然是赵家生存重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啊。
6 其他想法
司马光以儒家伦理解释历史,所以颇多道德宿命,我们应该看到,历史也有偶然,看这本书更主要的是要了解中国的思想传统,和历史人物的折冲樽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