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历史上的圣人由技术型向思想型的转变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上的圣人,由技术型转变为思想型?我这里想解答这个问题,当然解答的好不好,对不对就不知道了,如果不对,欢迎指正。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解答,欢迎分享给我。
根据我中学学到的浅薄政治知识,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那么什么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技术型圣人是发展生产力的。什么是生产关系?社会规则,伦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生产关系。显然思想型圣人注重生产关系。可以说从夏朝开始我国就没有再出现过技术型圣人了,都是思想型圣人,生产力虽然一直在发展,但一直被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不大。所以我们错过科技革命是必然的。
上一段的说法似乎完全否定了我国2000多年中思想型圣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根据我目前的浅薄认知确实如此。思想型圣人一直是做存量的,没有做增量,比如孔子可有发展生产的良策?没有吧?再说说位极人臣的宰相是什么意思是做什么的吧:
《史记 陈丞相世家》节选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什么意思呢?分肉的人就是“宰”,执宰天下,就是给天下分肉。分肉甚均,就有执宰天下的潜力。这就是思想型圣人的做法,做好存量,做好利益分配工作。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三个故事:
故事一《应谐录·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今世儒争异同,何以异是。
意思很是简单明了我就不翻译了
故事二《分鱼》
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董事长分鱼,一个版本是朱元璋分鱼,我最先看到的是“董事长分鱼”,然后才知道有“朱元璋分鱼”,不过找不到历史记载,估计是穿凿附会编的,两个版本情节差不多,只看董事长分鱼这个版本吧
董事长喜欢吃鱼,在点菜的时候自然少不了点这道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鱼端上来了。服务小姐认识董事长,在往餐桌上放菜时很识相地把鱼头对准他。不待大伙提议,他就豪爽地连喝了三杯鱼头酒。
董事长放下酒杯,就开始分配盘中的鱼。
董事长用筷子非常娴熟地把鱼眼挑出来,给他左右两边的两位副董一人一个,他说这叫高看一眼,希望二位今后一如既往地配合我的工作。两个副董面带微笑,感动地说谢谢董事长,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全力支持您开展工作。
董事长把鱼骨头剔出来,夹给了财务科长,说这叫中流砥柱,你是我们公司的骨干,这个自然归你。财务科长受宠若惊,说谢谢老板。
董事长把鱼嘴给了他的“表妹”,说这叫唇齿相依。
董事长把鱼尾巴给了办公室主任,说这叫委以重任。办公室主任感激涕零,说谢谢老大。
董事长把鱼肚子给了策划部主任,说这叫推心置腹。策划部主任点头哈腰,说谢谢董事长。
董事长把鱼鳍给了行政部主任,说这叫展翅高飞,你是咱们局离董事长最近的精英,绝对会步步高升的。行政部主任满脸笑颜,说还望董事长多多栽培。
董事长把鱼腚给了工会主席,说这叫定有后福。
分到最后,盘子里只剩下了一堆鱼肉。董事长苦笑着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这个烂摊子还得由我收拾,谁让我是董事长呢?
这两个存量分配故事,大家看出来点什么没?存量分配很难公平,一时公平,也难以长久的公平,所以只有思想型圣人,只做存量分配,那么只会越来越卷,不公平会越来越加剧,于是历史周期律。
如果思想型圣人做增量会怎么样呢?可以参考一下汉武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算是思想型的圣人吧?不算?为了打匈奴,想尽各种办法敛财,卖官鬻爵,穷兵黩武,造成了什么?天下户口减半,流民四起。
有句话叫做利出一孔,分配上权力这么集中,那可真是无法可说,历史周期了两千多年啊。
我这个观点可能是错的,如果能被指正,被有理有据的批评,我这里感激不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