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中国矿业大学校友捐赠,结果该校友(暂时)未履行承诺,被母校告上法庭,校友败诉,上了失信名单……我看完之后,觉得挺好笑的,既然是自己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为何要“下这么狠的手”?难道这个学校的领导层真的不懂“联盟”这个词的意思吗?再者,“承诺即负债”,为什么学校要让校友预先签一个合同?这位捐赠的校友,为何在签合同的时候不考虑意外呢?签了合同,等于做出了承诺,承诺是必须要拿来兑现的啊,不是随口说说的,也不是写几个字而已……
我觉得,任何一段关系(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组织之间,或者组织与组织之间),如果出了问题,肯定是双方的问题,而不是单方面的问题,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仔细分析一下。
联盟
这应该是在企业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员工培养起来,让ta足够强大到离开这个公司,离职创业、闯出一片天地,说明这家企业是非常好的企业,价值观很好。关键点来了,这家企业能够把这些优秀的离职员工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前员工联盟”,以后企业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从这些前员工中找到帮助;或者可以投资这些前员工,帮助他们创业,如果他们创业成功了,最大的获益者不就是企业吗?
阿里、华为、Linkin等公司,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它们虽然有“人才流失”,但是也能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并且,生生不息,很值得去研究。
回到这个事件,中国矿业大学去告校友,看上去它告的只是这位没有履行捐赠承诺的校友,可实际上呢?它等于把自己放到了所有校友的对立面,以后还有中国矿业大学校友给母校捐款?这些校友是不是会多想一步?再慎重一些?甚至慎重到不愿意捐赠的地步?这么想来,到底是谁亏了?放眼长期,是不是能计算出来?
承诺即负债
言出必行,双方都不清楚这个朴素的道理,我觉得也挺可惜的,原本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最后竟是这样的结果……不过,对我们旁观者来说,不得不算是一个警醒,在任何时候,承诺都不是随意许下的,尤其在人生的关键选择上,如求学、求职、求偶,在求偶上最为关键……毕竟,要在一起一辈子,没有什么承诺比这个更重的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得知:任何时候都要留有一定的现金,否则,很容易遭遇“黑天鹅”,到时候就是“身不由己”了,再怎么有本事,也无法扭转局面……
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每一次热点事件出来时,都是我们旁观学习的绝佳机会,看他们犯错,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就能避免走弯路,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啊!
(仔细斟酌了一下,把部分内容删掉了,毕竟,说出真相是需要勇气的,我自认自己现在还没有这个勇气,所以,还是不说了,讲一些“浅层”的内容就好,如果想要交流,可以私信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