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思路,选课代表时该选最好的,我第一次也是这样做的。可是看着一个个“瘸腿将军”,我不由唏嘘不已。现在的孩子是在家长们手心中捧着长大的玻璃棒,都有一个逃避现实、不勉强自己的特点,很少会直面困难,百折不挠。那一颗颗易碎的玻璃心还被家长理解为叛逆,成天不敢说、不敢碰的。
而成长却是一个不断进步,打破原来的自己、塑造一个新自我的过程,正所谓“不破不立”。于是我这次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想试试孩子们的自律性有多高,也挑战一下他们的潜力有多大。
G是个优秀的历史课代表,他不仅历史学的好,班里学生在他的带动下学的也很令历史老师满意;可他的英语却不行,尤其是口语。L的英语只有16分,他已认定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决定放弃自己的英语学习。X的妈妈打来电话,为孩子的语文成绩发愁……
唉,这些折翼的天使啊!而折翼的天使是飞不高的,同样一条腿走路也是走不远的。怎样才能为孩子们接上这只折了的翅膀?怎样才能为孩子们增加点续航的能力?
我决定领着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击掌:先设想一下自己20秒能击掌多少次?有猜20的、30的,也有猜40后,我告诉他们方法后,掐着秒表,让他们自己试试自己。当然挑战的结果虽在我的把握之中,但却激动了出乎他们所料的孩子们。
趁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潜能无限之际,又为他们讲了樊登读书中我读过的一本《刻意练习》。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他研究发现: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让孩子相信,只要找对方法,他们离成功并不遥远。
在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情绪中我把课代表做了调整:从一群整体素质较高的他们中,找出他们的最劣势的学科,做这一科的课代表,自己先学会,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其他人。
希望这次体验能给孩子们找到一个新的切入口,也希望孩子们再次放飞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