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效能社群思维模型理论框架套路
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作者: 威思盾英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7-08 15:44 被阅读123次
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

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工作即修行!”王阳明斩钉截铁地回道。

“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

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

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该官员恍然大悟,心灵满载而归。

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王阳明针对此症,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体。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练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

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相关文章

  • 2022-04-28

    2022-04-28坚持分享第1306天 读《知行合一2》P71-76,感悟:王阳明心学方法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

  • 2022-04-27

    2022-04-27坚持分享第1305天 读《知行合一2》P68-71,感悟:王阳明心学方法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

  • 2018-01-16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

  • 生而为人,必须要知道的处事秘诀 你懂吗?

    王阳明心学精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心学...

  • 阳明心学之何心隐的心学贡献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去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关于何心隐对阳明心学的贡献...

  • 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

  • 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

  • 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无善无恶新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心学的核心就是四...

  • 2022-04-26

    2022-04-26坚持分享第1304天 读书《知行合一2》P62-68,读书感悟:王阳明心学方法论—— 为善去恶...

  • 心学

    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五岁不语,改名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fj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