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对一个无辣不欢的人说:“戒掉辣椒”,你知道他是怎样的心理吗?当你向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说:“请不要熬夜”,他又会是怎样的心态呢?
我们经常会对自己说:“一定要爱自己”,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呢?很多时候,你是不是打着“爱的名义”在“自我伤害”呢?
卓别林在70岁生日时的那首诗《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深深影响了我。其中有一句:“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从前我把这叫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但是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自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9288871/6eda9458d18c9c64.jpeg)
我想如果尚且不能远离不健康的事和物,那在远离不健康的人又该要多难呢?
为什么会常有“讨好型人格”,那是因为一个人曾在缺乏爱的环境中渴望被认可、被接受、被爱护。当他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拥有这样的人格,就不可能真正爱上自己,而是从讨好中获得所谓的“被爱的感觉”。
那么,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什么?如果从冰山模型分析,最底层就在于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动机和性格的终身影响和塑造。而现实中,我们遇到更多的教育是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然而这只是教育最为基础的要求。
亲爱的自己,当岁月的年轮在你的记忆里悄然翻开。你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不愿意为此付出行动,所以无法过好一生。
因为疫情、行业等原因,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黑天鹅》,你知道生命中会有小概率不可控的事件,要拥抱不确定性。很多人因为对不可控的事情抓不住而焦虑,但反过来想想可控的事情,我们又真正在乎了吗?
《灰犀牛》讲的是大概率可控的事情,明明就在你的眼前,你却不抓住它,直到危机四伏。比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规律饮食、保持运动、热爱思考......这些会帮助你真正过好一生,而你将其归结为“自律”,而“自律”是需要意志力的,所以妥协了、放弃了。
刘慈欣《三体》中曾说:“弱小和无知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想想,是不是很有道理,也很讽刺。
或许,自律只是一件外衣,本质上是你不够爱自己,不那么想爱自己,不是真正爱自己。如果说行动=动力-阻力,那有多少阻力,就去消灭它吧!包括你在真理面前的傲慢。
如果我戒掉辣椒不熬夜,不是为了证明我多么自律,只是余生,想要真正爱自己!
网友评论